Day 2 做人与作诗
01
当看到吴军在书里说,“当我们的精英们都变得只会做人之后,社会就没有了灵性”,我忍不住在一旁写下:
你看,并不只有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中二”青少年们,为了逃避人情往来才不喜欢过分强调“会做人”的社会,连学识、财富、名望都出类拔萃的吴军老师其实也有类似的看法。
在不久之前,我刚在自己的“人生规划四象限”上,特地为一件事腾挪了一块位置,把它放在了“非常重要但不紧急”的象限内。那就是:保持自身的“灵气” 、“真诚” 和“个人独特性”。这三个关键词倒是与林黛玉作诗的性格,相映成趣。
记得在大学时期的古典文学课上,有一场关于“黛钗之争”的讨论。当时,授课老师点起一位男生,问他如果有可能,更愿意娶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凑巧,那位男同学是一名颇有些风骨的文艺青年,毕业后去了《新京报》工作,再后来离开体制内,和朋友共同创办了一个专门讲述底层人民真实生活故事的公众号,很受读者欢迎。
老师满心以为,男生大多偏爱薛宝钗,没料到对方语气坚定地选择了林黛玉。老师一下愕然,指出黛玉身上一系列的缺点,问他怎么能接受这样的姑娘做自己的伴侣,可男生仍然坚持自己的回答。
接下来,老师不断引导男生去“正视”黛玉身上诸如尖酸、多疑、小家子气的毛病,企图使男生改口,可男生并不松口,就是喜欢林黛玉这样的。于是最终,讲师颓然放弃了与男生的继续沟通。
当时我坐在旁边,想这位老师的思想境界未免有些狭隘,但男生却也未免有些过于固执。一般人,自然会选择黛玉和宝钗身上优点的结合,既不媚世,又讨人喜欢。
可后来我逐渐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着实太天真。当你决定融入社会环境,加入社会游戏的那刻起,你就必须不断地放弃身上越来越少的自由性。你如果想持续地往上走,那就要接受社会规则对你的持续改造和修正,你可能一方面确实变得越来越有出息、受人欢迎,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觉得自己越来越陌生。
02
2017年,我去听了一场新媒体人的经验交流分享大会,海报上有所有演讲者的剪影,虽然隐去了面部,但仍看得出绝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双手,一身笔挺地侧身站着。当时我就在想,你看,压根不需要知道那些人到底是谁,光看这样的身形姿态,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这是一名“成功人士”吧。这体现着人们对所谓“成功人士”的刻板印象,但同时也让我想到:
现实意义上的成功人士、精英人士,就像一套刻画好的模板,我们每天的自我训练和刻意练习所在做的,就是把自己熔化,浇铸在这套模板里,然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说是不同、但看起来又与周围人如此相同的形象和格调。这也是吴军说,都太懂得做人,社会反而失去了灵性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我其实并不是要否定那些,教你如何洞察并利用社会规则和关系来获胜的思维模式,因为事实上,这一年多来,我自己也从这些认知中收获良多,越来越“成熟”。可与此同时,我觉得,在不断获得俗世意义上的成功的时候,不能让自己的视野只停留在这层境界上。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一层更高的境界:就像吴军说的,用创想能力、理想主义和浪漫的情怀来推动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正是这样不可捉摸而又美到极致的禀赋,让智人这样一个物种可以脱颖而出,并且不容易被AI取代,这样一种品质值得传承和发扬。
尽管坦白说,我自己离这样的境界还差得远,自己也经常会在理想主义与现实教训之间矛盾、摇摆。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希望自己不断地提醒自己:
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塑造个人的影响力,固然重要,但是保持“你作为你自己”的那点独特性,保持赤子之心,保持你观察世界的眼睛里的那份纯真与灵性,也很重要。
成长路上,我们学会了不断地用前人的经验、套路、公式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可以走得更快、更远,但别忘了,在这重重的武装之下,仍旧要留出那么一点空地,允许自己可以返璞归真,可以用最本真的态度,来用力地感受、拥抱这个世界。
Octavia于2018.7.12
Day 1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01
看到第一章节的标题时,我一瞬间被打动。它说,幸福是目的,成功只是手段,这似乎为那些持续不断地往上爬,却始终难以感到满足和快乐的人,找到了一种解释。
成功只是一个瞬时性的结果,而非一种持续性的状态,为了避免被不断演进的世界所抛弃,或被周围人的成就所淹没,患得患失的人们不得不逼迫自己不断向上爬,但没有目的地和归宿感地前行,最后只会带来焦虑和空虚,又何来幸福呢?
但反过来看,“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这句话,是在鼓励这样的行为吗:无所谓工作或事业有多大的起色或成就,只要能在一个小地方,舒适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我觉得,也不是。这种“舒适”只是相对而言的,是暂时性的。从未来的角度看,一个人很难持久地保持“舒适”的状态,因为生活总是由问题构成的。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河流,一个人的宽度、深度和长度受他所选择的河道的影响。如果你在半途中选择进入一条流速平缓的小溪,慢慢徜徉,那需要提前考虑到的一种结果是,可能会在路上逐渐干涸,而这时再想找到大江湖海汇入,难度就大了。
02
前两天跟父亲交谈,我说如果我进入一个新部门,有待大展拳脚之际,却发现领导正处在奶爸奶妈时期,生活重心放在家庭而非工作上,部门发展在TA心中没有家庭和乐重要,相应地我个人的发展也会有所受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是否只能自认不走运?
没想到老爸听着听着笑了,他说为什么很多人努力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可以幸福啊。按照你所描述的领导年纪,在他这样的人生阶段,他为自己和家人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回归家庭。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你没有理由怪他。
听到这话的一瞬间,我有些恍惚。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所有为了工作或事业,牺牲了家庭生活的人,都是愚蠢的?
如果是,那为什么一直以来,为了事业枉顾个人生活的人,从来都不缺?是他们都愚蠢吗?
对于这个问题,吴军在书中说的一句话给了我启发:“学者们认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
对于有的人来说,养育生命、天伦之乐是他人生的重中之重;而另外有些人,更在乎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影响力的成就,所以更愿意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工作和事业。
当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或许会有不同的倾向性,比如在人生的前半段看重事业成就,后半段则看重家人的陪伴与生命的延续,而这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说到底,大家都是在追求幸福,只是对“幸福”的理解和诠释有所不同。
Octavia于2018.7.11
后文可戳:Day 3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