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写作这么久,感觉怎么样?》是我在007的周作业,没想到交出作业之后,很多小伙伴发信息给我说,很想知道没有东西可写了具体该怎么办?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相信不少人听过这句话——想取得牛逼的成功,就必须傻逼一样的坚持。我只想说鸡汤有毒。因为有另一碗鸡汤配方是这样的——方法不对,努力白费。瞎折腾个什么劲儿?总之,无论是写作,还是干别的,和自己较着劲,和全世界较着劲,硬扛,不一定就是对的。
关于没有东西可写了,网上有铺天盖地的方式方法和技战术分析,普遍的逻辑都是利用输出倒逼输入,用大量的输入来反哺输出,说人话就是多看书,多看书,多看书,写不出来是因为肚子里没货了,被掏空了。因为名家、大师们都是这么讲的,而且反观成功的写作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所以输出倒逼输入几乎成了写作的不二法门。
但我就纳闷了,我们活了二三十年,经历了这么多人和事,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要写几篇文章都词穷了?掏空了?我内心深处不服这个逻辑,我坚信我们每个人的过往所有经历即使没有传奇,至少也有故事,即使不算高大上,至少也配小清新,怎么会出现几篇文章写下来就说掏空了呢?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激荡起内心的思潮。
我比较喜欢一个词——良性循环。写不下去了硬扛,只能短期用来对抗惰性,要长期形成良好的发展,还是要尽快找到破局。我的破局办法就是在问答网站上“回答问题”。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对着屏幕两茫茫,没灵感、很绝望、下笔无语、内心很惆怅。一不小心点开了明日头条系统消息,看到系统邀请我回答一个关于区块链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好我懂,我能回答,联想到很多人说在百度、知乎、悟空等问答平台做答主赚零花钱的故事,一下子来了兴致,没有刻意构思、也没有去搜集相关的素材,就凭经验啪啪啪,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历史形成原因、现状分析、发展趋势的介绍,半个小时写下1000多字,虽然是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口语化的表达,但依然是一篇很有针对性、也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字,这是符合写作初衷的。
有了这一次“硬扛”的经验,我常常会刻意去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回答,带着别人的问题(正好自己也感兴趣)去学习,然后再来给别人解答,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找不到写作主题的尴尬;别一方面可以促进自己主动学习(其实也是倒逼输入);最后通过平台的一些奖励机制还能收获一些成就感,我觉得这就是良性循环。
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藏着许多句子、段落等待被挖掘和加工,每个写作者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帮助自己去开发这些矿藏,回答问题是我的开发方式之一,你的呢?一定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