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高手是天赋炼成的,你看人家爱因斯坦,20多岁就石破天惊地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了世界物理学的新纪元;有人说,高手是刻苦炼成的,你看人家陈景润,通过几麻袋演算,就被国际公认为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达到了世界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但天赋与刻苦都不是成为高手的核心,近来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借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的说法,成为高手最重要的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但如何刻意练习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虽然我也不是什么高手,但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怎么样才算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儿童学习scratch的软件就是基于这样的设计,一个小任务接一个小任务,让孩子可以逐步进入状态,并完成一些小游戏的制作。我发现小孩子确实可以通过这种训练逐步开发出一些较为复杂的程序,这种训练就类似于模块的搭建。那么这种分解性训练应当是“刻意练习”的起点了。
有了上面两个条件,仍然有人讲刻意训练只有这些还不行。索罗斯曾一次演讲中提到:在我的一生中,我制定了一个概念框架帮助我既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去挣钱,也作为一个政策导向的慈善家去花钱。但是,框架本身是无关乎钱财的,它是关于思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而这个问题从很早开始,就已经被哲学家们广泛地研究。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吸收思想营养,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据说他的研究灵感就来自于他的哲学爱好。从某种程度讲,哲学体系也就是概念框架,是对万物的一种总体理解与阅读。那么这种体系框架应当是“刻意练习”的目标了。
人们在研究刻意练习过程中还发现,如果你一直处于比较舒服的状态,通常不会达到刻意练习的效果。我儿子喜欢玩变色龙扑克,就是手中有同颜色或同样数字的牌才能出,否则就要扣牌,最后扣的牌点数加一起最小的人赢,他说他经常赢是因为必须得记住出过的牌,从而推算出你手中的牌,再决定出手中的什么牌最有利,而我打牌的过程中却不想这么累,也就真的很少赢。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在提出解决方案中最不舒服的人通常也会是受益最大的人。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模拟过更多险情的飞行员通常也会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那么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感觉应当是“刻意练习”的意境了。
但只有分解性的训练还不够。从训练的角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好教练。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我从小下围棋,但那个年代并没有人教,想提高只有通过自己打棋谱的方法来做,我记得每周我会集中两至三个小时左右时间对围棋比赛中的棋局进行复盘,而那个时候就是我提高最快的时候。那么这种自我反馈应当是“刻意练习”的过程了。
畅销书《异类》对能不能成为牛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本书以罗赛托人的健康秘诀开始谈起,一个专注于内因的研究无法解释罗赛托人健康长寿,只有将罗赛托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才能够发现这些人健康的原因来源于社团的文化(如大家庭的氛围,和睦的群体文化),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很多时候,我们在专注研究成功人士的成功原因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这人成功的时代背景和他与这个时代背景的锲合程度。中国人的数学优势得益于中国人种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由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怪才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机遇和文化、环境因素,即便是智商超过爱因斯坦,也只能做一份平庸的工作。这样看,我们“刻意练习”只是为未来做好准备,而能不能成,要看命,就象奥运会,最高的手不一定是冠军。好在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用唯物主义的论点来讲“同一量变才会引发一个方向上的质变,而新的方向性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条件”。
只做原创,所以精彩,感谢您的关注、留言、收藏与转发。您可以通过手机百度,查找我的历史文章,比如“人工智能全球星光图”、“互联网+时代的军事新思维”、“无艺术、不人生”、“吐槽大会为什么会窜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