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也就是说,数的运算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沟通数与形、理与法的联系,使学生建构数的运算体系的表达模型,让数的运算教学由碎片化走向结构化,打通学生对运算教学的理解,学会自主地迁移、运用。
以“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我力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不同运算方法的比较中沟通口算、表格计算与竖式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上沟通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竖式计算思路与结构的一致性,以此打通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其都可以转化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而一位数乘多位的乘法又可以转化为数位之间的数字乘法计算。
一、素养导向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核心素养“三会”,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纵观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体现在数学眼光的素养是指借助拆分的方法,将两位数通过点子图或表格图表征为整百、整十数和一位数,帮助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实现竖式计算的抽象;数学思考即体现在借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行推理,最终指向竖式乘法的通法规则,数位之间的表内乘法(乘法口诀)应用,再看积里包含多少个计数单位,从而实现数学思考;数学表达则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比建构竖式计算、口算、表格法的共性,明确算理的模型(计数单位的累加),实现数学表达。
新课程标准同时将原来数与代数领域的四个部分调整为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内容,数与运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数与运算教学中,打通算法与算理的一致性,从整体入手,在辨析与勾联中发展思维能力,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