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爱逼婚?
我来提供一种视角:家庭与个体边界模糊。
中国文化习俗中个体之间不是没有边界,但是一旦进入小圈子,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就变得很模糊。这个小圈子最典型的的就是家庭。
在中国家庭中个人首先是一个角色,而不是首先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这种结构非常强,以至于你的角色感远远大于你的个性。
我们这一代人和前辈都在经历家庭角色带来的焦虑,下一代人也许好一些,也许并没有,家庭角色的要求来自家庭的总意志,有时候往往与个人是冲突的。
在现实中一个人的成长从小开始教育、择业到社会理念背负着相当大的家庭要求,不是很自由,这其中最典型的的场景就是逼婚。
逼婚就是在原生家庭中再次生成构建新家庭圈子的过程,并不是个体冲出家庭的自谋,而是细胞分裂一样的复制,家庭对新家庭的重塑带有强迫性,对年轻人的要求是遵照原有模式来。
逼婚这事儿一直存在,且处于方兴未艾状态。
逼婚分两个层次:
一、什么年龄要结婚的标准化,不标准化就是大逆不道。
二、要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参照家庭复制。
上述两点都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尤其是忽视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变化,所处环境的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年轻人不仅要按计划结婚,而且要按标准择偶。
例如随着人的自由流动,求学择业早就随着成年而多元化,离开老环境,进入新城市每个人面对的情况是不同的,在什么年龄什么机遇和个人积累之下,择偶需求是不同的,排序也是不同的。但是因为传统价值观中家庭角色的舒服,使得家庭中其他角色会有责任去要求一个独立在外的年轻人按要求办事。有时候我们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学业有成,事业刚启程,突然就被召回去结婚,没有恋爱不要紧,直接安排相亲,把事情做完,把孩子生了,再给你安排个为人父母的新角色,承上启下。若此时年轻人不从,将面对来自家庭的强大压力,个人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的,因为家庭圈子整个亲戚朋友是没有给一个个体划定TA的个人边界的,你的事就是家庭的事,家庭的事就是你的事。这些事需要一个标准来协调,如同我们工作协作一样,你不遵从就全乱套。
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这个对象的综合考量是没有个体个性概念的,而是对对方家庭综合情况的描述。这对他人也是没有个体边界,而是描述一个整体。
例如一直火爆的相亲市场,无论是线上商业化的还是民间长久以来的,对相亲对象的描述中包括教育经历、职业、父母情况、遗传体质(带有对父母的考量)等等都可以被家庭意志从小左右的东西,而就是没有对个人的描述。对照一个相亲标准你可以找到一堆人,但是绝找不到一个具体的人。为什么相亲人们说选择困难,因为共性太多,个性化的要求太少。
当你用各种家庭意志筛完了的时候,发现你已经不可能再挑剔个性特征了,最后反而选择面非常窄,这个与人多元化的个性是矛盾的,俗称“结构性失衡”。
之前我们知道结构性失衡描述经济,总量够,但是有些产能过剩没有需求,有些需求没有供给。因为大家都把自己的需求变窄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亲看颜值的都是业界良心啊,虽然那个也来自遗传,但好歹有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意思。
有种说法中国人相对来说私德好于公德,而西方人是公德好于私德。这跟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形成有关,个体边界不清晰的状况下,就没有公共的边界范畴,公德存在的基础就薄弱。
比如说中国人在自己的圈子里对自己人是很好的,帮亲不帮理。理是公共的范畴,而亲是远近的范畴。例如照顾家人朋友,近邻相助,但是到了大街上是不太注意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的。相对而言西方人是注意在公众环境下的自己的作为,而在私人领域里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可以不收拾屋子,但是出门不随地吐痰。
关起门来是一个小世界
当然这个说法本身立论难以绝对被现实佐证,不过有大量例子而已;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东西方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差异也许在减小。
但愿在恋爱婚姻方面我们也能更尊重私德而非公德,因为这个事情就没有公德可言,喜欢就好,喜欢在自己的领域内尊重自己的选择,无论是保持什么样的现状都是个体对自己的契约,和个体之间的契约,自己选择并承担自己的结果就好。首先作为个人的自我意识完善了,才能去选择和承担,这样的个人组合诞生的新家庭对子女的要求也才会首先从个人边界来界定一个人的身份,而后才是设定角色。
这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何时能成熟不知道,但愿它快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