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避开主题的发散型思维方式,是对当时当下存在感的逃避。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无逻辑的联想和碎片化的,他的思维方式是没有结构的,无法深入的,那么他吸收再多的知识,也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法儿运用的知识就不成其为系统。
近两年流行全民读书,但无目的地吸收信息量的行为更像是一种逃避,对某些现实责任的逃避。
没有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量就像失去人生目标的行尸走肉,无力而无用。
可以良好运用的知识系统,才能实现具备弹性的存在和动态发展,像充满生命力的人。目标(功能)之于系统(知识系统),正如充满爱和创造力之于生命。
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目标),三者缺一都不成其为系统。比如说散落在马路上的一对沙子,就不是一个系统,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稳定的内在连接,也没有什么功能。知识体系里,知识量是要素,逻辑结构是为连接,而运用目的则是其功能。知识的信息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观察思考其间的内在连接形成逻辑体系,则受到思考目的的影响,目标明确地解构信息量比简单地掌握信息量要重要得多。是从关注要素到透视游戏规则的转变。
大多数没有“系统”(独立思考力独立行动力)的人,都是从幼年时期发展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过程中遭遇了现实环境养育文化的承载者或突发事件对其独立可能性和存在感的扼杀。孩童从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并不知道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差异。他将父母将其他人都视作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会毫无顾忌的使用他们。可是伴随着长大,他们遇到各种挫折,一方面是要求受挫,还有感受到了外界的敌意。还有随着精神、情绪与身体的强大与统一,于是渴望摆脱束缚,实现个人化,独立化。 可是这样个人化会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孤独与和世界对立的无力感。为此他们又渴望回到一个自己与世界不分的统一状态。可是如同人不能回到母体,个人也不能重新回到世界是我一部分的状态。一部分开始尝试服从他人或者权威,以避免自己独立面对社会的无力感,可是这种服从是牺牲个人独立条件为代价。所以他们又充满了不安。 某些人能学会,在保证自身独立的条件下重新与世界和他人建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爱与创造的能力。如果一个女童被重要亲人奸污,向自己信任的其他重要亲人告发,可是最终遭到惩罚的是这个女童并且恶人恶事被包庇的话,女童会对她的养育者和养育环境甚至对她小小的世界产生绝对的怀疑和绝望。并且孩子在任何一方面的优秀都无法掩盖这种绝望对其生命力带来的挫伤,可能会导致其尊严人格和人生价值被人生荒谬无意义的虚无感溺毙。放弃了自我价值的个体可能会通过满足其他人的需求来寻找自身存在感,形成牺牲型人格,陷入寻找存在感和自身价值感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