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昂售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时不时抱怨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谁在付出高价去购买看似不值得的商品?你会买吗?
关于部分葡萄酒高额定价讨论尘嚣甚上,支持高额售价有理的正方选手和认为高价纯属抢劫的反方选手不吝列举出种种观点来佐证自己的看法。从观测到的层面看,双方选手各执一词大约打了平手。直到反方选手打出口感为上的感觉牌时,正方选手终于祭出了玄学的大旗,画风才出现转变趋势。
1、科学的金手指
科学层面上葡萄酒的定价原理大约包括:原料,工艺,产量,品级,流通,包装,营销,投资。
在原料层面,选择什么品种的葡萄,用什么方式去培育,这个构成葡萄酒品质基础因素的投入决定了葡萄酒定价的基底。精心的培育优良品种,不惜手工精挑细选以至于几棵藤的葡萄只能出一瓶葡萄酒,和在果农手里收购葡萄无需挑选直接酿制,所费成本自然不一样。
工艺主要体现在葡萄酒的生产环节的整个过程,葡萄酒酿造期间采用的是精心制作的橡木桶或是其他容器,产生的费用不一样。装瓶以后的葡萄酒有些需要储存数年才拿去出售,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酒需要大量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也产生了不少的费用,再加上酿造葡萄酒采用的设备不同。仅在酿造工艺环节高档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已经产生了不少的价差。
批量生产的葡萄酒,由于大量使用机器,并且较高的产量能分摊机器成本,所以相对价格会降低。而价格相对较高的葡萄酒,一般不吝啬采用人工,对于人工费用较贵的西方国家来讲,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因此降低的产量,也无形中抬高了葡萄酒的售价。
葡萄酒的品级毋庸置疑的影响着定价,被口味刁钻的评委认证的著名酒庄成为了品质的代名词,那么售价呢?一定也是匹配的。
至于流通上的费用不用赘述了,除了物流产生了运输和保鲜费用以外,从销售角度上讲,高档葡萄酒一般会出现在相对高档的酒店和餐厅里,这类的场所普遍也会提高葡萄酒的售价。
包装也是同样道理,一瓶精心酿造的葡萄酒一般不会选择不经过设计的形象和简易的包装,由于产量一般较低,设计的费用分摊到每瓶出售的葡萄酒上产生的费用也会较高。
至于营销,除了销售的开支还包含广告,代言,和品牌形象塑造的费用,越高档的葡萄酒越不吝啬在这一方面投入费用。有意思的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品牌形象塑造的越好,吸引的客户层次越高,而吸引的高层次的客户越多,引发的关注也会增加,这款酒的售价也会相应抬升。
随着葡萄酒文化的传播,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高档葡萄酒在收藏市场上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随着热度上涨,高档葡萄酒的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以上这些因素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概可以划归到科学的范畴。但是令大家最为费解的其实是,为什么这些因素居然能让葡萄酒之间产生百倍乃至千倍的价格差,难不成小心翼翼的采摘波尔多葡萄园里每颗葡萄的法国原住民,都长着金手指吗?
2、买瓶酒之前卜一卦?
其实造成如此大价格差异的较大部分原因,暂时不能用我们看的见摸得着的方式进行解读,而另外一种可恶的解读方式,我们暂且将它称之为玄学。
从玄学层面上,影响葡萄酒价格生成的因素,大概有体验,美学,人性,文化等方面。
那些优秀的高档葡萄酒可以被划归到奢侈品的层面。众所周知,奢侈品品牌价值的占比很大,这些真金白银经年累月堆砌出的品牌价值,自然而然会分摊到消费者头上。奢侈品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提供给消费者实惠的商品,而是提供给消费者能满足某种体验的商品,例如对价值感的追求,自我包装的需要,满足虚荣心,表明身份和阶层,或者是传达自己的观念。所以奢侈品会投入不菲的费用在广告,自我包装,门店的装潢,代言人,或者一些看似与产品本身无关的事情上,比如毫无卵用的创意,这些当然也参与着商品的最终定价。
换一种方式解释,燃爆二次元界奢侈品辣条——卫龙,在口感上不一定会比市面上的地摊辣条好吃多少,因为在辣条世界曾经的评定标准是由够辣,够有味,够嚼劲,还有是否有可以和主食搭配的辣油构成的。之所以形成辣条丰富味觉的原因多是由种类繁多的添加剂。辣条的粉丝们或许会质疑卫龙用精良的面粉制成的辣条不够筋道,或是没有添加更多添加剂的辣条口感并没有足够的刺激味蕾,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
辣条世界的规则,大概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许多价格不高的葡萄酒口感上似乎比价格高的酒更好些,这是由于对味觉的关注点和敏感点并不一样,味觉体系其实也是需要养成的。精良的面粉不一定比普通的面粉好吃,这里所谓的精良,体现在辣条传统定义上的滑腻变成略微粗粝的口感,当然,这种粗粝是来源于食材的升级。另外,选择了声称更加健康的卫龙,你必然会付出它为了让你了解产品而产生的广告费用和更讲究的包装费用以及无菌生产线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因为在辣条世界里依然较少,所以消费者不会过多留意,但是换算到葡萄酒世界,费用就大幅增加了。
当葡萄酒产生所谓的美学体验,那么随之而来最直接的影响就体现在价格上。这里提到的美学并不是外观设计上的美感,而是味蕾上的美学体验。对于一个不算矫情的酿酒师来说,当他讲出:“这瓶葡萄酒品尝起来让人感动”,这样的句子,你先不用着急质疑他是不是昨晚看多了言情小说。
事实上,味觉真的会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称得上是味蕾美学的一部分。日本电影《入殓师》里对食用河豚鱼白(河豚的生殖腺)里的经典对白或许可以诠释一二。为逝者收敛仪容了一辈子的老社长对着烤鱼白感叹“好吃的令人为难”,或许能从让人了解到,说喝到一款好酒令人感动的这句话并不是矫情。当你品尝到一款真正的好酒,当变幻莫测的深邃口感即将消失在口腔的时候,唇齿间的不舍就像三岛由纪夫对于美轮美奂的金阁寺产生的留恋。对于人短暂一生,金阁寺美的让人为难。而对于葡萄酒的生命,美好口感也会让人为难,这种美好是因为你能深切体会到葡萄酒的生命历程在唇齿绽放,为难到内心自然升起感动。
从人性上讲,当一个商品被主流认为代表一定的价值,比如钻石。人们为它支付高额价格的时候,不会在意是否组成它的基本元素就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碳,人们更在意的是由它传递出的价值符号而带来的内心感受,以及那句最耳熟能详的话“大家都买”。我们可以大致衡量出钻石的科学成本,但是决定它另外一部分价格的那句“大家都买”同样价值不菲。因为这句话,人们必须支付更高的费用,但是同样因为这句话,钻石会基本保证你在不愿意拥有它的时候不会有太多贬值可能。但是注意了,当你以这种心态去购买高档葡萄酒时,其实你是在为自己的人性买单。
这里所谓的文化,大概可以换算成话语权,法国出品的红酒在诸多原因之下,成为了葡萄酒世界的代言,人们更认同法国系对葡萄酒的评判标准。因此产生了矿石口感,窖藏陈酿等等特殊的味觉体系。我们可以假设,某一日拉美系成为了世界的轴心,那么果香浓郁,热情奔放的口感是不是也会变成葡萄酒界的主流,普遍售价较低的拉美葡萄酒会不会引领新一轮的味觉潮流呢?
同样的我们用奥斯卡奖项来类比,在球形世界走向平面的大趋势下,欧美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方式深刻的影响了这一电影奖项的评定,以至于东方世界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被削弱和误解了。假如中国成为世界的轴心国,那么是不是西方也要开始努力融入我们的价值体系呢?
这个假设带来的答案却是否定的,因为掌握话语权必然包括更包容的精神内核以及符合时代趋势的文明,也必然包含文化的积淀和对品质的执着。所以假如轴心国发生转移,在曾经相对弱势的民族拥有话语权的那刻,或许拉美就已经成为了对品质苛求的法国,中国的开放包容强健也胜似如今的欧美。葡萄酒世界或许换了种语法,但是有价值的,依然会高价格,关于葡萄酒高额定价的讨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葡萄酒消失在大众视野。因为人类世界的语法最终无法超越自然界的语法。
3、最后一个问题
当然了,市面上因为炒作而导致价格虚高的酒种也不在少数,所以当选择价格较高的葡萄酒的时,还是要选择正规的酒庄和酒商。其实,选一瓶适口的百元档的葡萄酒和家人朋友分享,未尝也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因为快乐的时光,本来也价值千金。
至于你愿不愿意为这样的体验消费,不妨这样设想,你愿意为在口腔中似有似无的矿石口味买单吗?愿意为由于手工采摘带来的微妙不同买单吗?愿意为欣赏它成熟后醉人的颜色买单吗?假如即使独饮的时候,你仍然愿意这么选择,那么对你来说就是值得的。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来了,所谓的美学,体验,人性和文化所带来的附加值,究竟是属于科学还是玄学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请订阅微信公众号 “酒研社”(ID:jiuya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