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同时,从公理引向经验事实或者可证实的结论的思路也就愈来愈长,愈来愈微妙。”
【内 容 提 要】
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点,从详细对比分析人与动物的生存特性着手,证明了劳动手段对于人类发生与发展的巨大意义。劳动手段起着连接人与自在自然、个体人与个体人、后代人与前代人的中介作用,使得人类不断强大,持续凝聚。又提出理解从猿到人进化的关键是古猿的手,由于古猿手的形态与功能允许它抓握身外之物,使得身外之物能“嵌”到体上,作为一种“体外”器官,起着劳动手段的作用。在生物进化规律与劳动手段进化规律的共同作用下,古猿逐步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为现代的人类。
目 录
一、生物的第一本质特征是摄入负熵流
二、生命的第二本质特征是自我复制和生存竞争
三、生命的第三本质特征是信息交流
四、生态网与负熵之源——太阳
五、探求人类起源的机制
六、人与动物的生物性生存特性比较
七、人+劳动手段耗散系统
八、劳动手段的三种中介作用
九、器官相关律的隧道效应——从猿进化为人的关节点
十、如果让一切重新开始,那么
十一、世界向人开放十二、人类认知世界的特征
引 言
在笔者的《经济“胚胎”——“原子状”人类+劳动手段》中(https://pan.baidu.com/s/1o1_SZMCT-o4HfAKcfiUwrQ),通过“原子状”的人类+劳动手段的叙述论证中,可以知道人类+劳动手段进化机理正是人类至今为止生存壮大的终极原因。
由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的力量,会从猿人时代微弱得如同蜿蜒在山谷之中的涓涓细流,发展成为现代人类强大得如同挟沙裹石汹涌澎湃的洪流。然而,这时还迫切需要对人类+劳动手段能有一个发生学的解释,即:
猿类仍然与它们几百万年前的始祖相类似,攀树越林,寻果觅食,智力未萌,与自然界混沌一体;而人类却已能“上九天揽月”,“入五洋捉鳖”,以无与伦比的能力与智力,成为支配自然的一支最伟大的力量。
那么,之间的这个宽广“峡谷”,猿人是如何一跃而过的?
为此,有必要对这个“一跃而过”的机制进行一番长篇大论的雄辩阐述。
一、生物的第一本质特征是摄入负熵流
任何生物,不管是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有一个明显的外在特征,即在它们生命存在的始终,不间断地与生命体的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流活动。一旦这种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终止,则生物必然不再作为生物存在,它们就死亡了。生物在从事交换活动中,进入或排出生命体的物质和能量并非能够是任意的,而是经由生物体对之进行选择、甄别。一般地说,每种生命体相应都有几种特殊的物质被允许进入生命体内,通过一系列的生命化学反应之后,变换成另外的物质排出体外。这种进程被称之为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命体呈现出不同于自然界其他运动(机械、物理、化学等)的一种特殊运动——生命运动。
自古至今,人类有识之士都在探讨研究这种特殊运动——生命运动——是什么?起始,囿于科学不发达,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低下,人们提出过的各种各样解释,如“灵魂”论、“活力”论等,都不能准确地阐述生命的本质。
可以说,真正准确地把握生命本质的认识并不限于生物学,与之不甚有联系的热力学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在19世纪,当时的科学家提出了自然界演化的两个规律。一个是以克劳修斯为代表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宣称世界自发地朝熵增方向演变。自然界中的能量虽然守恒,但是自由能随时间的流逝却越来越少,世界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发展,最终宇宙会到达一种温度均一的热寂状态,从而没有了任何有序运动,当然也就没有了生命运动。
另一个是以达尔文为代表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观察和研究确凿无疑地证明了,生命运动并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指明的方向,它自发地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从简单状态向复杂状态,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即向熵减方向发展。它与热力学第二定理相逆。
这又是一个问题跨越两块理论领域,而两个理论对于生物现象都有自己的“盲点”。生物进化规律与热力学第二定理的矛盾使得一些著名科学家深思。其中有些科学家(玻耳兹曼、薛定谔等)正确地提出了生命的本质就是从外界摄入负熵以抵御生命体内自发地产生正熵的过程。
比如,薛定谔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一书,是一部石破天惊的书,它奏响了揭示生命进化奥秘的先声。薛定谔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胆的猜想,其中——生命以负熵为生,是从环境抽取“序”维持生命系统的组织并且进化的——这些观念在当时的确是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别引人入胜的。
但是对于生命这种过程当时提不出一种有说服力的机理性解释,只能停留在思辨的阐述上。随着新学科的出现,新思想的诞生,新领域的拓宽,今日的人们开始了生命本质的机理性解释。
奥地利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结构理论,为人们找到沟通生物进化理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两种有关自然演进对立理论之间的第一座桥梁。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开放系统(指有物质的进入退出,又有能量的流入输出),当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时,由于系统内部的各种微观状态的随机起伏变化,系统会发生宏观的自催化自组织过程,使得原本具有较低有序程度的系统地发生沿着熵减方向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具有较高有序程度的系统。这种较高有序程度系统不但能够稳定地存在,在合适的情况下,还能向更高更有序的程度发展。
保证系统发生上述变化的条件除了该系统远离热平衡状态外,还要求该系统能够从外界获得低熵值的物质和能量,并且扬弃高熵值的物质和能量。系统在这种物质和能量进入流出的循环中获得了负熵流。这些负熵在系统内部流通转化过程中,逐渐耗散而抵消了在系统内部产生的正熵,从而使得耗散结构系统保持有序稳定运行状态,以及向较高有序程度进展的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耗散结构系统形成和存在的能力,并不与耗散结构系统本身与外界所处的熵值状态的差值大小紧密相关,只要耗散系统能在物质与能量进入流出的循环中获得负熵流,则耗散系统就能稳定存在以至于继续向低熵值状态发展。这种过程可以形容为“从混沌到有序”。
因此,耗散结构理论在绝对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实质上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下的拓展),不但解释了自然界中具有较高有序状态的生命现象能够稳定存在于较低有序状态自然界的延续机制,而且也解释了生物不断进化即生命现象有序程度不断提高的进化机制。
虽然,现时人们还远远没有达到运用该理论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机制进行严格阐明解释阶段,但是可以预见的结论如同普里高津自己所说:“只要自组织的条件得到满足,生命就成为可预言的,就像我们能预言贝纳德不稳定性或预言一块下落的石头一样。”(伊•普里高津,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页)
每一个生命体本身都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区域的开放系统。单个生命体的整个存在历程,就是一个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进出循环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负熵流以抵御生命体内产生正熵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外在表现就是新陈代谢。一旦停止了新陈代谢,或者新陈代谢低于某一极限值,生命体内不断产生的正熵就不能抵御,生命就会死亡。如果把生命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由于物质能量进出循环所能获取的负熵流值与体内产生的正熵率值进行比较,应有如下关系存在:前者与后者的代数和一般应是负值,极限情况时代数和是零。一旦代数和是正值,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体内的正熵不断累积,最终一定导致生命的死亡。
二、生命的第二本质特征是自我复制和生存竞争
仅仅具有摄入负熵流特征的系统,还不能说它就是生命系统。被称之为生命,还有着它另一个特征,即生命本身能够自我复制。
生命现象有着两个形式的载体,一个是以能够单独分辨形态存在的个体,如白的猫、黑的猫、花的猫。另一个是以不能够单独分辨形态存在的物种,如猫的物种、狗的物种。物种与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上的隔离。
依据现代的生物进化理论,高级生物的每个个体都是由物种内亲代提供的携带遗传密码物质DNA的配子开始,通过DNA的控制,发生一系列复杂、微妙、精细,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透彻了解的物理、化学等反应过程而形成的。DNA上的遗传密码通过互补配对的双螺旋链形式保证了复制在下代个体中的DNA高度精确性,从而使得以依中心法则控制生成的生物个体的器官形状与功能一代一代地重复保持延续下去。
但是,又由于DNA上遗传密码的随机突变,以及DNA长链的错位、断裂、重接、倒置等引起的遗传密码位置的随机改变,使得以它为模板而形成生物个体器官形态与功能相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遗传密码改变是随机的,故在后代个体身上器官形态与功能的改变也无法预先确定。
由分开存在个体的总和组成的物种,是由于它们享有同一个基因库。物种个体在生殖过程中,所有的后代都分享着该基因库的一部分基因。然而,大自然并没有在该物种个体身体之外设置一个存放该物种基因的库房,而是将每个个体身体作为基因库房的一部分。
当对地球上的生命现象进行高度的抽象,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两个互为催化互相增多的嵌套正循环。在有性生殖时,个体之间交换着基因,随着个体数量不断地增多,存放基因的库房不言而喻也增加了。这样,代表物种本质基因在数量上由于物种个体的数量增长而不断地增长,而作为物种表现的个体数量由于基因数量上的不断增长也不断增长。这两个嵌套的自我复制循环由于正反馈的关系而具有无限增多的趋向。
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形态还有着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生命的显像,就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以外形、器官等等不同而区别的生物的个体存在状态。另一种是生命的潜像,它是以基因存在着的生物个体。潜像存在着的能表达出的生命形式要比显像已表达出来的生命形式要丰富得多。换句话说,生物个体体内的基因库所携有的要比个体身上已显示得要多。这种“冗余”是必要的,它能够应付自然环境出乎意料的突然变化。
物种与物种之间由于长期的进化经历产生了生殖上的隔离。两个物种的个体提供的配子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生育后代个体,少数的虽然能够生育后代,但这些后代却是丧失生殖能力的个体。这种生殖上的隔离使得生物之间分道扬镳,各自向着特定化方向发展。
生命自我复制虽然具有无限增多的能力,但是实现这种能力却受到了大自然的限制。
科学家早就指出,某种细菌让其按数十分钟分裂一次的繁殖速度进展的话,不出几十天,整个地球表面将一览无遗地敷满这种细菌。然而事实中,这样的状况却从来也没有发生过。这是因为,大自然有着一种自然的机制限止着这种无限繁殖的能力。这种限止机制以负熵的形式出现(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述说)。
对于每一种物种,大自然仅仅提供了一定数量限额的负熵,不断增多了的物种个体对有限的生存资源——负熵——必然会展开生存竞争。结果是,器官形态与功能占优势的个体能够摄得足够的负熵以保证自己的生存,从而获得繁殖下一代的权力。而器官形态和功能不占优势的个体由于摄取不到足够的负熵,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从而丧失了繁殖自己下一代的权力。
优势个体身上器官形态和功能就可以通过遗传物质DNA的精确复制,通过自身繁殖而重现在增多了的下代个体身上。这样,伴随着生存竞争中的个体优胜劣汰过程,存于个体体内库房中的优秀基因也就不断遗传下去。但是,自然界所提供的负熵资源仍为有限,优势个体后裔之间的激烈生存竞争势不可免。
激烈的生存竞争就体现在生物有尽可能有效地摄入负熵流以保证生存与繁殖的本能趋向,即开“源”节“流”。
开“源”指对某种原本不能摄入的负熵流,通过生物本身器官形态的改进和功能的加强,最终变成能够摄入的形式加以利用。节“流”指在维持原有生物本性与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摄入负熵流。
由于生物个体的自我复制(生殖)的无限趋向,而自然界赐予的负熵流总归限于一定的限度内,于是,具有相同器官和功能的个体中,将以摄入负熵流量最少的个体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种生存斗争达到平衡即顶极状态时,一个物种都是由摄入负熵量最少的个体所组成。这就是为什么在仿生学领域中发现,在生命体上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器官,其灵敏轻巧精细低耗实在使人赞叹不已的原因。要知道,这是自然界亿万年来生物为求生存而展开的生死搏斗中反复提纯的完美结晶。
生物本身携带基因具有潜在的多样性。如果自然界足够“宽容”,即自然界能够提供生物以足够的负熵,使得携带着的基因都让之自然地显现后的每一个形态和功能变化了的生物个体均能顺利地生存与繁殖,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物种内具有多种形态与不同功能的个体。作为特例,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由于被人们喜爱而使之保存下来,这样,犬就呈现出多种多样形态。
但是,实际上,自然界却是“严厉”的,像是“景阳岗上的老虎”,把任何不合时宜的生物个体吞食。这种“虎食”效应造成真实显现着的生命个体形态与功能趋向同一和单调。但是,当自然界发生着出乎意料的变化时,基因内部的“冗余”却给予生命以巨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致因自然界的剧变而导致灭种之灾。对生命的这种显式与潜式、冗余与保护的辩证功能,不得不认为是大自然最得意的杰作。
例如,椒花蛾是浅色型的,这种色调可以作为保护色而有利于生存。但是,1950年在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报道有黑色型的突变种。而且这种黑色突变种的分布与英国的大气污染区域相重合。这是由于工业区的烟尘和废气的污染,使得树干上的地衣不能生长而让树皮裸露,椒花蛾所栖息的背景就由浅色地衣变成了深色的树干。失去了保护色的浅色型椒花蛾极易被鸟类发现并捕食。于是黑色突变种数量就相对上升。又如,自发明DDT等杀虫剂以来,发现害虫总会产生出抗药性。一种杀虫剂长期使用以后,即使药剂不断增加,效果也不如当初。同样,自广泛使用青毒素等抗菌素以来,许多致病的微生物中也出现了日益增长的抗药性,使得医生们治病更为棘手。人类现在已开始认识到,迄今,自然仍未放权,仍未让人类可以依自身的好恶,来决定和掌握自然界中生物存活绝种的权力。
三、生命的第三本质特征是信息交流
长期的生物进化,使得生物的形态千千万万,各具特色。综观地球表面,无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地底钻的、水中游的,形形色色,都具有它们本身特有的信息发送接收系统。在此,依它们发送与接收的主体是否为本物种之内的个体,抑或是本物种之外的个体,可将信息交流区分成两种形式。
一种是发生在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的摄食和被摄食关系,物种之间就形成各种各样灵敏准确精巧的信息发送和接收系统。而这些信息发送和接收系统都为着一个目标服务,为着个体自身生存和物种自身繁衍服务。蝙蝠嘴中喊着超出人耳收听范围的声波,而耳中接收这种声波的回声以进行定位和导航,并且主动地搜索着空中飞行的昆虫以进行觅食。某种蛾类却为避免被蝙蝠吞食而进化发展出来一个特殊敏感的听觉系统,专门用于接收这种“致命”的超声,随即在空中以随机的无规则飞行动作,急剧“迫降”于地面,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异花授精的植物,或开出鲜艳夺目的五彩缤纷的花朵,或开出充满甜甜蜜汁的花朵,或开出香气扑鼻的花朵,以吸引蜂蝶蛾类,让之在采蜜吸蜜的同时,完成自身繁衍后代所迫切需要的花粉传播。总之,生物物种之间的这些信息交流,总是趋利避害,为自身个体或整个物种服务,达到保存自身或繁衍后代的目的。
另一种是发生在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系统。
首先,物种之内个体的上下代之间存在着以基因为载体的信息交流系统。
这种信息交流纯粹以延续物种为目的。
第一类形式是无性繁殖方式。在生物无性繁殖的形态下,一个生物个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物种的本身。个体繁殖后,下代所承续的基因就是上代个体所载有的基因。物种内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垂直关系,而无横向联系。这样的繁衍方式无法分享另外个体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优秀基因,物种在延续上具有纵向隔绝性。所以在以地质年代为时间计量单位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不太,进化速度极慢,比如像细菌真菌等等一些比较低等的生物。当然,这样的繁衍方式也为现代的生物考察和研究进化理论提供了必要的实物标本。
第二类形式就是有性繁殖方式。这种生物繁殖方式是:个体分成雌雄两体,分别生存,而在繁衍后代时,却又必须由雌雄两性个体提供配子才能完成。运用这种生殖方式的物种,由某个个体身上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将由之隐含的优良器官和生存功能,通过合体生殖方式体现在后代个体的身上。在后天的激烈生存竞争中,由汰劣存优机理,拥有该优良器官和功能的个体不但得以生存,而且该优良基因也得以保留。随之的再一步繁衍,就会使优良基因在该物种个体之间扩散,从数量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这种生存时雌雄个体离异,繁殖时雌雄两体合一的物种延续方式,下代一个个体就继承了上代两个个体的优良基因,物种个体之间的基因库不再是纵向隔绝的,它们可以通过两性繁殖分享着上代的优良基因。从历时态的观点看,物种之内的一个个体对于上代具有“会聚”优良基因作用,而对于下代则有“扩散”优良基因的作用。从生物学的考察和研究中就可以发现,拥有这种繁殖方式的物种,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相对于无性繁殖方式的物种,其进化速度就快得多。图3-1中显示了这种由基因为主导的信息作用形式。
其二,由于繁衍后代的需要,动物物种自然进化出以声音、发光、气味和形体等为信息载体的交流形式。
由于具有生存时雌雄个体离异,繁殖时雌雄两体合一繁殖后代方式,为了进行繁殖,物种的个体在繁殖进行前,必然有着一个两性互相寻觅的阶段。互相寻觅就意味着雌雄个体互相辨识,互相确认,即有互相联络的必要。于是,就产生出以声音、色彩、气味和形体等等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联络手段。像萤火虫以尾部发光,蛾子散发诱性气味,猫犬叫春,等等,目的都是告知附近的异性,这里有一个成熟的本种个体。然而,本来为着辨认和吸引异性的声、光、味、形等信息载体,其功用却依着自身的规律开始扩张。繁殖后代过程中,双亲予以合作当然比着仅雌性单亲进行努力更为有效,于是,就会产生双亲为繁殖后代合作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对于后代进行一段时期的照顾,当然能够提高后代的存活率,这样,为照顾后代发育生长,产生了亲代与后代之间的通信联络需要。在比较初等的动物物种之中,这种信息载体的产生和运用以及发展,仍然由着基因的突变形成,并由着基因进行遗传和受着基因的控制。
正是由于亲代照顾子代血缘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动物中逐渐产生出群居性,由此为开端,有的动物进化出了社会性。由于亲代与子代生存期重叠,以及多个子代同时同地一块生存的这种现实,使得可以运用声、光、味、形等等通信联络手段,发展出一种与前述基因遗传迥然不同的崭新遗传机制。
亲代运用来自先天的身体器官,在后天的生存斗争中,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获得新的一些更佳功能。这种后天获得的适应性和进步性能为该动物个体生存期间所拥有和享用,但无法反馈回它体内贮存的基因库内,改变DNA上的遗传密码,以传之于后代。所以后代即使拥有与亲代同样的器官,但不一定具备亲代在后天生存竞争中器官所获得的更佳功能,不得不从头摸起,或者等待着先天遗传物质的随机突变而形成。
但是,当群居性和社会性形成之后,亲代可以运用声光味形等等信息载体,将后天生存斗争中得到的适应性和进步性的器官功能传给后代。这样,群居性动物的遗传除了以基因为载体的先天通道之外,又开辟了以声光味形等等为载体的后天渠道(见图3-2所示)。
当进化出这种遗传方式后,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就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它们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因为,只有这样,方能将在后天生存竞争中获得的优秀功能得以遗传、积累以及进一步的改进。
比如,曾经发现,群居的日本猴会把混合了沙子的麦粒投入水中,把麦粒与沙子分开后食用。这种由一只猴子得到的后天功能通过第二种遗传方式迅速传播,在整个猴群中被模仿。
四、生态网与负熵之源——太阳
生命是一个耗散系统,就意味着生命存在期间必然要从外界中获得负熵。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阐述的熵增原理,原本是低熵的物体被孤立搁置一段时期以后,由于物体内部不可避免的正熵增加会逐渐变成高熵物体。这样,地球上的无机物都不可能成为生命存在时所必须的负熵来源。负熵只能来自曾经经历过低熵物质能量的流入和高熵物质能量流出这么一个耗散过程的有机体。
依据负熵在一个个生命耗散系统中的获得与转换关系,可以把一种种形态各异的生物物种串并联成生态负熵流通网(简称生态网)。这个流通网的每一个网结上应是某一生物物种。这种生物一方面吞食另一种生物,同时该生物本身形成一种具有低熵特征的物体,从而又成为下一个或数个网结上的其他生物物种的食物,它所排泄的废料也有可能成为另外网结上的其他生物物种的食物。这种捕食关系在生态网中形成链状而称之为食物链。食物链的关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负熵流向的串接关系。比如,柳树→蝉→螳螂→黄雀→人,或者桑树→蚕→蚕沙→鱼→人。几条食物链当然可以互相绞扭,它们的绞扭处就是某一种生物物种。比如螳螂既捕食蝉,也捕捉粉蝶、蛾与苍蝇等。甚至有些生物偶尔捕食自己的同类,比如完成交配后,雌螳螂会吃掉雄螳螂,使得食物链形成以自己为出发点又是终结点一个环。如果考虑到几种生物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那么形成为环状的食物链就更多,也显得更为平凡了。
当在生态负熵流通网中依据食物链的关系去寻觅负熵的源头,最终都追踪到绿色植物上。绿色植物本身当然不会自发地产生出负熵,它们作为耗散结构系统,其负熵来源于它们的外部,来源于太阳的阳光。绿色植物通过本身所特有的光合作用,将低熵值的太阳辐射能转换成化学能的形式固定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内。这样,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像是一条管道,把来自无机界太阳光中的低熵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有机界的排头兵——绿色植物机体之内。
把来自太阳的负熵予以考察,从时间的延续上来说,在人类存在延续的整个时期,它可以被认为是永不枯竭。但按地球表面上所接受的比率和速率而言,却又是有限的。日本学者槌田敦和室田武通过计算得出地球上每年能够获得的负熵最大数值为1.45×10[6(上标)]J/m[2(上标)]·T·year。(资料来源:[日]槌田敦,室田武.水、生物、人类与熵的理论.世界科学,1986年第9期,第4页)
地球从太阳的光辐射获得的这些负熵,一部分形成并维持了以大气环流、大洋潮流、江河地表水的径流等为特征的自然地理系统的有序运动,一部分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生机盎然、物竞天择的各种生命活动。并且,由于长期的生命演化,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出了以运用工具进行劳动为固有特征的人类社会系统。
整个地球上的负熵从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总量上说,有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上限,因而,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管道,流入有机界的负熵总量也有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上限。于是,在生态负熵流通网中,处于各个网结上的物种数量也就受到了限制。然而,生命的另一本质是自我复制,它们本能地趋向于无限增多。这就决定了生物必然产生出物竞天择的进化机制。
从时间发展序列上考察,地球诞生之日,也即是地球上自然地理耗散系统形成之时。当时的自然地理的运动特征,极可能与现在的完全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耗散系统,它也必定具有耗散结构的一切特点。38亿年前,我们星球发展进程跨越了决定性的一步,诞生了一种在宇宙中极为罕见而又极其重要的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运动。说它极为罕见,因为在繁多如同恒河之沙的宇宙天体中,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方法,苦苦寻觅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体。但迄今为止,还没发现一个具有生命体的地外星球。看起来,好像茫茫太空之中,只有我们地球是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说它极为重要,因为从生命诞生开始,生命以遗传变异适应自然的进化方式,从海洋到陆地,从陆地到天空,繁衍出了成亿上兆的不同生命体。这些众多的生命体以个体、种群的形式组成了生态网,通过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制约的形式,一方面使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演变;另一方面,又把原本荒寂的太古地球,改造成为一个生气勃勃、生机盎然的蓝色星球。最后,生命进化依其自身规律,产生出了一种全新的耗散结构——人类社会结构。
自然地理耗散系统、生态网耗散系统、人类社会耗散系统这三种系统,一种比一种更为高级,也更复杂。从程度上看,在高级复杂的耗散系统中必然包含了低级、简单耗散系统的运动形式。但是,高级复杂的耗散系统在规模上却被包含于低级、简单的耗散系统之中,它们之间顺序存有嵌入关系。
联系信息:
微信个人号:zhangming1954(张明)
微信公众号:gh_28bacdcb7e80(重构经济学)
电子邮箱:zhangming1954@163.com(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