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文章写到了读书,甚至不乏大家谈到读书。很惭愧,我天生愚钝开悟较晚,我认为我在博士生阶段才领会读书之妙,我从个人的读书经历角度谈一下我对读书的看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读书。
第一、读书是必要的,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信息平台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的便捷性的时代,我们有很多的获取之前所不能获取或者不容易获取的信息的渠道,这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但是获取知识不代表走进作者或者书的思想之中。在生活与工作的快节奏以及浮躁心态下,人的信息获取的焦虑会倾向于碎片化时间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而自以为是,这不叫读书,充其量只是翻书或者搬运知识。
真正的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有目标就像一个家庭即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也得有目标,即某一阶段要读什么书,该书可能带给我们什么,能达到什么知识获取的目的;既然是生活方式那么也要有雅俗共赏的生活消遣,在确立目标书籍之外也应该有一些所谓闲书。读书要与书交朋友,交朋友就要认真对待,以诚待人,要通过读书体会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在静水深流中建构知识框架,这是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区别之处。
第二、读什么书。开卷有益,虽然如此,但是现在的工作压力,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我们毕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去学习新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尽可能的读经典,其次读较为出名出版社出版的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该书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之外,也因为具有久远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思想,另外读经典也是融入一个语言体系的技巧。就比如你打王者荣耀,就会与打此款游戏的人很快融到一起。知名出版社有较好的出版理念与较高要求的编辑,他们会对内容的选材、思想的表现、语言的表达等等有较为科学的要求,会保证所出版的图书比较高的质量。
第三、如何读书。用前述的方法选好要看的书后,接下来就是怎么样看书(读书)。读书就是阅读书,既然是阅读就是有方法。首先看序言,看序言的目的可以了解作者写本书的目的以及书中主要表现的思想是什么。也要了解,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数据、什么依据、什么考证、什么手法等等来写这本书。然后看目录,了解作者用了什么框架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看目录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你可以只看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其它的部分在没有充裕的时间与精力的情况下,可以不看,以便于节省时间与精力。再次是,要做笔记,在看书的过程中,会与作者产生思想的交流或者会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一些新的想法产生,这个时候就要做笔记记下来,以免合上书后就忘记了。做笔记也是灵活多样,比如可以写在页边页脚,也可以写小纸条,也可以准备做读书笔记,总之是要做笔记。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很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