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长,一位具有教育情怀的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一位发愿要培养1000名孟母的爱心人士。我敬仰已久,终于有机会亲临接受启发与指导,其中关于教育的对话也引发我的思考,下面略述一二。
1、你对孩子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吗?
说真的,我的目标很宽泛,似有若无,如果说有,就是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培养孩子表达情绪的习惯,注重亲子关系的建立,其他诸如劳动习惯,毅力的培养,吃苦精神的培养,也只是口头上重视,没有真正落实或者说落实没有效果。所以导致小孩目前劳动意识缺乏、比较怕吃苦,缺乏毅力。
高学长认为理想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进得厨房,出得厅堂的人,他的意思是既能学会生活,好好照顾自己,又能好好学习,实现个人人生价值。针对孩子家务劳动,高学长提供了很多建议,从中觉得还是自己没有耐心、方法不得当造成孩子不爱劳动。
高学长强调,只有目标明确,才有努力的方向,而现在的很多家庭教育是缺乏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不明白要培养怎样的孩子,所以大多数只能培养平庸的孩子。
2、关于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
高学长认为,培养孩子智力的三大法宝是音乐、阅读与数学,我虽然理解不太透彻,但还是认同的。他问我,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我说是逻辑思维。他又问,什么是逻辑思维? 我说,首先是对数字的敏感。我谈到对孩子数学的担忧。他说,一般文艺家庭出生的孩子,数学都不怎么好,包括他自己的家庭。后来,他向我介绍了一本提高孩子数学思维的书。那一刻,我是有疑惑的,要那么刻意开发孩子数学思维与智力吗?这种开发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后来我们讨论了奥数学习的必要性问题。谈话下来,我感觉自己在培养孩子数学思维方面是没有多大作为的,压根是没有强的意识与适当的方法。
3、关于家风、家训问题
一直以来,我就家风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得也挺模糊,但又充满好奇。高学长说,家风最基本的是一个家庭对老人的孝顺与对孩子好的教育。如果没有孝顺或没有好的教育,就没有家风。我也认同这种观点,也认为家风可以从这两方面做起。
高学长的家风是很有教化作用的。首先,他根据父辈的为人处世与对孩子的教育,自己提出意义深厚而贴切的家训,刻在客厅的中央;其次,他们家族每年都会有几次的聚会活动,评选年度优秀人物,拍照留念,形成书面的刊物;最后,他们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高学长夫妇就时常写信给他的子孙们,表达爱意,又充满期望。我想,这么良好的家风,我认为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人的教导是润物细无声的。
4、关于我的教育理想问题
重新做班主任,我给班级与自己设定了教育目标或理想,一共四个,一是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哪怕是毕业后,依然能够爱上阅读;二是培养每个学生一个运动爱好,坚持并养成运动的习惯;三是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等,最终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而教的自觉性;四是养成每两周写一篇文章的习惯,不断提高思维水平与写作水平。
我之所以设定这些目标,是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些是极其有益的东西,而且也是促进学习的东西,我希望他们能够学会做到,最后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自觉、好学的文化氛围,这是学生的荣幸,也是老师的骄傲。
但,我向高学长提出自己的担忧,如果这样实行,在还没形成习惯之前,我会花时间在培养阅读习惯上,可能会影响其他科的学习,毕竟高中的课程不是随便能学会的,而且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影响学习成绩,这要是让领导知道,领导会支持吗?我还能去做吗?高学长说,让我好好体会“信、愿、行”,也就是你相信这个事情吗?你愿意由始至终去做这个事吗?另外,他说,要把经典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起来,如何结合就要我好好摸索了。
高学长的话使我重新思考我的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否重要与必要,一旦相信了这些目标,就要始终去执行。通过思考,我逐渐向自己发愿,一定要这样去执行。我希望看到同学们不一样的精神,那是长期阅读、运动、学习、深入思考与写作沉淀出来的精神!
最后感谢高学长引发的思考,感谢高学长及其团队主编的《三亲教养》无私的馈赠!我真希望以后可以好好向高学长学习,并成为一位像他一样的具有教育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