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圣贤,最重要的就是著书,立说。王阳明也在逐步理解孔孟之道的同时,悟出了自己对于儒家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了儒家。
在王阳明37岁的时候,王阳明被贬到龙场,龙场在贵州西北部万山丛棘中,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不好。那里有很多蛇兽,而且还有很多的鬼怪传说,常常有各种瘟疫流行 。王阳明在这里也没有可以和他一同交流的人,能听得懂他说话的人都是亡命之徒,常常今天刚聊过天,第2天就死了,他居住的环境也十分的破烂。虽然龙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王阳明认为自己“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只有“生死一念尚觉未化”,所以龙场的生活艰苦对于王阳明来讲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在这里所遭遇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生死并没有完全看透。可我忍不住要追问一下,他为什么在之前并没有想到要去关心生死,而在现在他就开始关系生死了,其实因为王阳明在之前,虽然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经历生死,只有他经历过四十梃权,然后又被关进锦衣卫大牢,又被流放到农场,王阳明才真正的经历了生死。
王阳明在农场时,悟到了,所谓圣人之道,其实是来自于自己的本性的,如果向外界去求得天理,其实是错误的。
那王阳明所悟到的道理和儒家的道理有什么异同之处吗?王阳明所讲的道,其实和先秦的孔孟儒家的道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王阳明所悟到的道,与北宋时期朱熹所悟到的道,是有一定差异的,朱熹所讲的道是先向外求,最终求到天理后,再落到自己内心,朱熹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存天理,灭人性。这一句话其实是和孔孟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最终都是要落到自己的内心上的,并且要付诸行动。而王阳明和先秦孔孟师所讲的儒家所讲的天理是直接向内求,少了向外求的那一步。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那王阳明所悟到的这个道理总不能是无缘无故来的吧,那样他悟到这样的大道也未免太容易了,其实王阳明可以悟到这样的道理,是与他之前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就立下了,想要成为圣贤的志向。但是王安民却一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做,他一直可以说是求而不得。而此时在王阳明经历了被关入锦衣卫大牢,以及四十廷杖,还有当他向皇帝上谏时一系列心理的纠结之后,王阳明经历了所谓的大困,但是当他经历过大困之后,他想明白了,而迎来了的就是知行合一这样的大悟。其实这就是由困到物的过程。那王阳明在以前就没有困过吗?他也困过,他一直找不到到底该如何成为圣贤的那个道路,他曾经念于骑射,游侠,佛氏,神仙,词章,这都是他找不到那条道路的证明。但是他最后解决了每一次的小困,达到了每一次的小悟,最终才达到了一个大困,又达到了大悟的状态。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结构。
在王阳明已经立下了自己的道之后,他便将其传播了出去,这也吸引到了很多人向他来询问。其中就有一位叫席元山的人前来,问王阳明: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同异之处?朱熹和陆九渊都是谁呢?朱熹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了,就是在北宋时期讲格物致知的人。而陆九渊和朱熹是同时期的人,但是他所赞成的道并不是朱熹的说法,而是真正承接了孔孟的大道,在有一次朱熹和陆九渊展开了辩论,最后获胜者是朱熹,而朱熹的学说也就一统江湖很多年。朱熹的学说,在当时叫程朱理学,很明显席元山在这里是非常认同程朱理学的。席元山始不认同陆王之学的,所以他在这里表达了对于陆九渊的质疑,其实也就是对王阳明的质疑,但是王阳明并没有为自己的道理解释什么,反而是从最开始最根本的道跟席元山讲了起来。一开始席无山并没有理解,但是后来他来了很多次,也就渐渐醒悟了,并且说到圣人之学,终于在今天又可以重新看见了。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之学,最终都是强调要将仁心落到自己的心上,并且要付出行动。但是我们之前总会认为我们只能先成己,再向外推,最终成人,成事,成就一个美好的世界,但其实在王阳明这里明确的说了,知行合一讲的就是在成己的同时也要成人,成事,成就一个美好世界,二者是同时的,是相辅相成的。
当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让他做出来,而不是一定要在非常了解这个道理之后,或者了解了所有道理之后,我们才去付诸行动。如果我们仅仅是知道这个道理了,但我们没有做出来,那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又有何意义呢,其实将我们所了解到的道理,做出来为此付出行动才是真知,这也是知的一部分。
可是如果我们只去做,但是并没有了解到所谓什么道理,那么我们这么做,说难听点不就是个莽夫吗?
在先秦的时候,孔孟并没有明确的强调这一点,但是在论语和孟子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对于儒家来讲,一直都不存在什么行之后行,一直都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