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我问自己:书架上的书,有多少只读了开篇,有多少从未读过,甚至连封套都未拆开。说到买书不读,相信这样的人不只我一个。究其原因,无非以下若干:
1. 没时间。我们常常在将读要读的时候,被别的“重要”的事情拽跑了,读书之事便被无期限地搁浅了。这“重要”的事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没有把读书当做重要的事来对待。由此,读书与时间擦身而过,无法交融。
2. 没心情。读书需要一颗安静的心。然而各种陈杂事务萦绕心头,不同琐碎生活缠绕思绪,哪有心情读书,读也是读不进去,不如对着天花板发呆。
3. 啥时候读都可以。这和没时间读的想法恰恰相反。 憧憬着自己总有用不尽的美妙时光,献给带着墨芳的书籍。既然随时可读,现在不读又何妨?
买书不读与不买不读的相比,情节更加恶劣。这种只藏不阅的行为是一种疾病,在当代社会中悄然扩散。不仅是纸质书,电子书也是同等境遇。据权威数据统计,有60%的人从来没有打开过他们购买的电子书籍。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要想读完一本书,竟然成了一种奢望。
但是既然不读,为什么会持续购买呢?其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 便宜低廉。在印刷术普及之前,书籍一度是有身份的权贵们用来炫富的一种方式。而如今二三十元的正版书籍便宜到不抵一顿饭钱,有时遇上打折,更是感觉像在捡漏。当然这里指的是一般文史哲等简装版本的书,不包括一些昂贵的艺术类,工具类,专业类书籍。既然如此便宜,多买几本不更好?
2. 买书为了收藏。“收藏”,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收藏癖促使我们不停地购买。藏书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只要让它们集中立一起,那规模,那气势,绝对书香门第的典范。
3. 购书带来的愉悦。消费所带来的愉悦是不可估量的。这种愉悦是大脑中分泌的“多巴胺”物质起的作用。有时我们买书已经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体验那无限的愉悦之情。
4. 身份认同。我们买什么样的书,提醒着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购物行为本身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表达方式,它正在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身份。于是当有与我们身份连接的书籍出现时,我们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彷佛找到了一面照射自己的镜子,忍不住会细细端详一番,然后将它收入囊中。
买书不读,是一种疾病,若不根治,劳命伤财。不管怎样,是时候审视你的书架了。看看有多少尘封的文字还从未被你拥在怀中,有多少颜如玉或黄金屋还在孤独地守候,等待你的开启。它们期盼你灼热的目光,如同你当年捧它们回家时的热烈。打开它们读吧,否则,不必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