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科医生的现状:全中国约有1.2亿儿童,儿科医生才10万。这意味着一名儿科医生要同时服务4000名孩童。并且根据发展趋势,发现儿科医生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我不经在想,承载着未来希望的幼苗,为什么却得不到更好的优渥的医疗护理?
直到后来,我真实的看到了从事儿科医生的待遇后,才发现这或许也是必然的结果。
《儿科故事1无法言语的痛苦》
何为儿科?自出了产房一直在生长到差不多12岁身体结构都发育差不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叫儿童。谁小时候不是‘牙牙学语’的样子啊。
一些年龄幼小,无法表达自己的痛苦,也不知道该怎样向医生传递痛苦的儿童,会因为错误的信息、不完全的表述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彼时,问题就出来了。
“啊!我好痛啊!”
“哪里痛?”
“哇哇哇”
在人们眼中孩子是那么的脆弱,容不得旁人一点僵硬的语气。儿科医生比起其他医生来说,不仅仅要有专业的医护知识,还要在高强度工作下始终保持着耐心与温柔的嗓音。一天下来,不停息的接诊,甚至没有时间吃饭,病人一个接一个永远没有停止。儿童没有成年人那样流畅的表述,不仔细问你都不知道哪句真哪句假。倒不是说孩子撒谎,只是说他们可能也无法分辨何处为痛,何处不痛。
是以,面对每一个孩子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更多的精力。而身为儿科医生的工资可能还不到3000元。
《成长的身体,幼小的抵抗力》
孩子的身体是一直在成长的,于是开药时更要多加小心,一点点过量都不行,药物含量更要精确到微毫。
现有的教材永远跟不上实际的突发情况,是以,毕业才是真正的开始。只是当你在扎针时因为很难找到细小的血管而被家长打,不能还手;当你在医诊室被家长推到在地,可能仅仅是因为孩子的一次贪吃而被认为是误诊时,不能还手;当你在家长咒骂‘乱收钱’,埋怨药物不该那么贵时,不能还手。
比起垂暮这的失去,人们更不能接受年幼者的离开。
孩子的离去是最让人悲伤的,身为医护者的你不仅要面对孩子死亡最后的微笑,还要承担家长们无处安放的怒火。任打任骂,你都不能还手。
打人者有云:“你就是医院的服务人员,我打你又怎么了?”
打人者再云:“孩子哭了,就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
他们从没在孩子病弱时考虑过自己的责任,只会一味的埋怨。既然埋怨不了孩子,那边埋怨医治的医生。却从没想过,这一刻的埋怨,会有多少人对儿科医生心灰意冷,未来会有多少儿科医生消失。
《逝去的生命》
根据《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的数据,截至2018年1月9日,中国有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占51%,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都要发生27起暴力伤医事件。
2016年10月3日,莱钢医院35岁的青年医生李宝华在值了一夜的班后被一名患儿父亲砍死。事发当天,李宝华先是在值班室被砍,随后跑到护士站后未能获救,又被拽到办公室被砍死。李宝华当时身中15刀,头部12刀。在砍完人后,行凶者甚至一度阻止医院抢救李宝华。
而李宝华被杀的原因,是因为行凶者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患儿病逝后,患儿父亲将儿子的死亡归咎到了李宝华的身上,因而将这名年轻的儿科医生砍死。
2016年2月4日,一名5月大患儿因重症肺炎入住平阳县人民医院,下午病情急剧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家属集结数十人打砸医院儿科病房,辱骂医务人员,并殴打一名怀孕六个月的护士,打人者边打边骂,“我的孩子没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
2017年10月30日,一名新生儿在抢救31小时死亡后,患儿家属拒绝尸体解剖,一口咬定是医院注射疫苗致死,索要120万元赔偿,将尸体停在儿科病房,持刀追砍医务人员,将儿科科室打砸,将电脑等办公设备全部砸毁。
彼时,一名儿科医生的朋友圈刷爆微博:“急诊当前被一名家长吼了一句‘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刚开始没什么,后来写着写着病史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自己在流泪。”
这点委屈比起以上的‘谋杀’来说微不足道,却构建了儿科医生最普遍的痛苦---不被理解,没有尊重。
《美国的医疗vs中国?》
网上总有人说美国的医疗有多么多么好,科技多么发达。可是你们承担的起美国的医疗费吗?中国的公开医院,挂个号也就几十,再看个病也就几百块。而同样在美国,假若没有医疗保险的话,就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这也意味着美国最贫困的人得不到必要的医疗服务。而美国只有大概百分之十几的人有医疗保险。
在这个社会,哪里都有黑暗,但是相对应的是光明。在我们看不到的背后是医生工作的艰辛。所以,请大家正确看待医生这个行业,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