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总有同学问我关于跑步的细枝末节,大家都想知道一些方法,那就写一篇,不是解答大家的问题,我暂时还没那个资格,更多算是一种自我梳理,也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梳理,将背后的思想、原理、方法应用到其他方面。
先放一张思维导图,这是2018年9月做的,那时候迷上一本书叫《反脆弱》,读了不下5遍,再结合自己日常的跑步,从中收获颇丰。
这张图的左侧,清晰的说明了跑步的方法:1,社交,即加入一个跑步的圈子;2,让跑步的过程有趣一些,比如到环境好公园,河边,户外跑步,到陌生的城市跑步,用双脚旅行;3,个自己一些奖惩措施;4,设定目标并且告诉更多人让他们监督自己,鼓励自己。
习惯方面,需要了解,习惯的养成绝不是21天。行为习惯、身体习惯以及思考习惯的养成时间,是逐步递增的。行为习惯一个月到三个月就可以形成,身体习惯可能需要半年以上,而思维习惯的形成,是以年为单位的。
但是从思维、到身体、再到行为,是向下主导,而又向上影响的。这话说起来又有些生硬,简单来说就是思维习惯主宰身体习惯,身体习惯主宰行为习惯;反过来行为习惯会影响身体习惯,身体习惯会影响思维习惯。至于对不对,我不知道,反正这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这种感受来自跑步。
当跑步还没有形成思维和身体习惯时,就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随着这一行为的持续,它会向上传导。当下跑步,对于我来说,已经渗透到了我的思维习惯里,所以我跑步是不存在身体、行为等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内耗的,即使刮风下雪,即使前一天熬夜喝酒,我心理上也没有“不跑”这个选项,没有选项,也就没有内耗,会很轻松。但是这种无内耗的心理习惯养成,我花了7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再说跑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心理对抗以及倦怠,上图左侧中都有,写得很清楚,懒得说方法了。至于跑步的各种科学理论方法,各种公众号书上都有,更不用说,边跑边看吧,更没什么可说的。
东拉西扯一堆,想要回到正题,发现时间已经超过七点,以一些思考做个小结吧:
我可以每天持续跑步,那我还可以每天持续做什么呢?
我为什么要跑步?
我为什么可以持续跑步?
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给我带来怎样的变化?
它对我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也许我可以将之用于更多方面,例如将“跑步”二字,改为“努力”或“奋斗”,下次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