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灼烧过几近一天的大地肆意地彰显出它热烈的温度,茂盛的树在活力的夏天却也因高温灼伤后显得些许憔悴。人呢,总是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或听着音乐在耳边律动的旋律,或领略着沿途的风景,不时地感慨一下人生,品味一下世间苍凉!
在路遥的笔风和思想影响下,用平华的笔调诉说着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在这里我所憧憬的状态和汲取到的思想,是读其他的书都没领略过的。它不像《风声鹤唳》仅靠故事情节就可以带我无限好奇的读下去,也不像《目送》那般散文式的让我读的慢慢没了兴趣,更不像《我与地坛》那般让我只看到了史铁生片面地积极面对生活的感受。路遥正是用他那平实的语言和远见的目光吸引着我的一部接一部不间歇的贪婪的读着!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不是不懂,可从未切身地体会过,从零星到广泛的过度在心灵上是一种怎样的跨度。孙少平的大半生倔强的证明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喜欢他的人生,不是穷酸苦相,而是他对待一切的态度。农村出身的他从未向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妥协,正是由于书籍带给他的遥远的世界,让他的思想可以超越农民的无知,用超前的人生态度过着艰辛的生活。是啊,劳动是光荣的,让你可以通过肉体的劳累暂别一切精神的痛苦。或许是因为感觉自己的状态多少与孙少平有些许相像,同样是有远大的理想,不甘在一个小地方苟且偷生,宁可去一个广阔的大城市承受痛苦,却也想留在这个地方——让自己精神与心灵可以同步的广阔天地。只是,大多数人缺少了孙少平那种肯吃苦耐劳的精神,总是半途而废,还以为自己想法长远,瞧不起别人,然而并不知道原来是自己活的最心酸。
其他人的故事,却怎么都不能不像孙少平那般对我产生如此强烈的冲击。
孙少安的倔强和灵活的头脑在那个大转变的年代抢占先机,这是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一举拿下的事情,当然这也离不开秀莲不离不弃的陪伴和鼓励,一个妻子做到这个份儿上,想必已经尽心尽力了。他们的日子好像才是现实中最真实的例子,丈夫决定大权,妻子做好贤内助,不挑剔不抱怨,将这个家打点的和和睦睦。无论丈夫的成功或失败,总是无条件的支持,想必这也是少平在面对自己破产后又能重新站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永远站着一个女人,我想不是空口无凭的。
或许一瞬间会有些惋惜少平和润叶的感情,但如此倔强的少平怎能忍受自己活在自己爱的女人地位之下,让她可怜自己苟且的一生。 润叶一开始爱情的不幸,在那个保守的年代,又怎么能单纯怪罪她和少安呢!他对向前的冷漠,也因一场车祸葬送了双腿后有所补偿了,其实换个角度想,幸好车祸失去的只是双腿,还有机会让润叶明白内心深处其实是爱着向前的,若失去的是生命,恐怕连爱的机会都没有了。人生么,总是在你风生水起的时候来一盆水把你的火焰一把浇灭,然而看你的火篝即将燃尽时再给你添置柴火!
至于少平的爱情,不管是郝红梅也好,田晓霞也罢,在那个爱情泛滥的年龄,总该经历些与自己相关或不相关的经历。田晓霞是完美的,不管在家庭还是学习还是工作,没有一点瑕疵。我曾经还与好友争论,是不是路遥内心有什么创伤,总是要塑造一个完美的人来弥补内心的空缺。如此完美的人,怎么能让她一生这么幸运,什么都可以得到?想必最不幸的事一定发生在最后,唯有以生命了结此生才配得起今生的光荣。所以她注定与少平没有结果,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和一个完美无瑕的高干子女,靠着读书而富有的远大理想,彼此小心经营着的爱情,这样一碰就碎的爱情,放在哪个年代想必都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下场。反倒是在矿井工作的那段时间,因为照顾失去丈夫的英莲,反倒是让我觉得这才是他最踏实的生活,才能让他有一点安心。
在双水村的点点滴滴,用最淳朴的生活体味着最真挚的感情,在中国时代的变迁之下,将琐碎的故事揉碎在那个年代,任后人细细品味。
可是比起这琐碎的生活和真挚的感情,《平凡的世界》对我最大的感触却是要像少平一样地去读书,他能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活出自己的样子,他是有自己信念的,信念源于他读的那些书。我深信开卷有益这句话,上成的名著也好,下等的小说也罢,总会有它可以表达的东西,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带着故事里那份平凡的人们不平凡的倔强,珍惜当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