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洗完澡要换衣服,关于要换啥衣服我和姥爷发生了分歧。
姥爷指着身上的单衫说:都这么热了,不用穿厚的,就给他穿个单的就行。一点儿都不冷。
我觉得,才10度左右,哪儿就那么热了。穿单的冻感冒了咋整。还是得穿个薄毛衣。再说了,家里的温度基本也没变。没道理说外面气温变高了就得换啊。又不出去。最后,我们决定问娃到底穿啥。娃啥意见木有,说:那我到底穿啥啊。
最后还是我排班,先穿单衫,免得姥爷有意见。冷了再换厚的。
娃乖乖的穿上了,自己去玩。
我到底还是不放心,过了一会儿摸摸娃手娃后背,有点儿凉。问:你冷吗?
下棋下的正入迷的娃随口一句:不冷。
我不放心,还是给他拿了一件薄毛衣:来,换一件。
娃一边下棋一边由着我换。
一会儿又过来摸娃手娃后背,好像热乎了。问:你热吗?
娃回一句:不热。
这件事情到此结束了。
想起来,突然觉得好笑,怪不得有句话,有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温度,不管你穿啥,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只是我们对于同样的环境有了不同的预设,才会有不同的行为。
姥爷身体很好,很少伤风感冒,所以预设穿多了出汗特别难受,而不考虑穿少了会感冒的情况;
而我怕冷不怕热,经常感冒,所以预设的时候会把不冷作为第一要素,宁可热了不能冻着。
在2015年,一条裙子成为席卷全球的焦点,焦点就在“裙子是白金色还是蓝黑色”。
颜色,不管你认为它是啥,它就在那里,不浓不淡。
光透过晶状体进入眼睛,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一样的颜色。光线打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色素感光后通过神经连接将信号传入视觉中枢—在那里,大脑将这些信号处理成图像。尽管光是在物体上反射出来的,受限于光源的波长组成,但你犯不着担心,你的大脑会自动辨认射过去的光本来是什么颜色的,并将这个颜色从该物体的“真实”颜色中削去。“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舍弃掉有关光源的信息,而提取反射光的信息。”神经科学家如是解释。
“温度”,“颜色”,本身都没有意义,只有当我们给他们赋予意义的时候,他们对我们才是有意义的存在。
而在这个加工过程中,又存着差异,所以我们会有不同的感觉。
你眼见的,你感受到的,未必是他人所眼见的,所感受到的。
谁对?谁错?谁又能说的清楚。
不一样,就是一样。一样,还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