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概述
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史,基本上是以上海电影为主体的中国电影史。40年代中后期从内地转移到香港的电影人及其组建的电影公司(被称为左派阵营),50年代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转移到香港的邵氏、电懋(算是右派阵营),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第一个黄金时代,其间贯穿着左右派阵营的对立,和邵氏、电懋两大制片厂的竞争。从1950年至1958年,香港每年生产将近200部影片(有四分之三是粤语片),但是在日据时期大都毁掉了。香港左派电影公司后来演变为现今的银都影业(1982年成立)。
内地电影在六七十年代有大段空白。同期繁盛的香港电影,弥补了华语影史上内地的空白期。要便捷地了解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妨从邵氏电影开始。邵氏电影公司于1958年成立,吸纳了大量粤语片人才,拍摄的影片类型丰富,保存完整,且修复情况好。
邵氏电影我粗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宫闱片和黄梅调电影为主,以李翰祥导演的作品最佳。当然李翰祥的成就并不止于此,他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国语电影最大的成就之一(粤语片方面,武侠片比如胡鹏的黄飞鸿系列,文艺片比如楚原《可怜天下父母心》等,也都有较大成就)。后一阶段以武打片为主。“武打片”是个旧说法,我用来统称邵氏时代的武侠片和功夫片。1965年邵氏开始拍摄彩色宽银幕武侠片,凭借《大醉侠》《独臂刀》等片,开创了影史上的新派武侠片时代,七十年代又发展出功夫片类型。邵氏电影,以武打片数量最多、影响最大,可能成就也最高。
邵氏电影•李翰祥01|宫闱片与黄梅调电影
我想不止我一个人对这个电影场景记忆犹新:慈禧把丽妃做成“人彘”装在瓮中,后来去看她,用她受宠时咸丰帝给她的评语揶揄她:“手柔、腿软、身段美”。
这是李翰祥在内地执导的清宫片《垂帘听政》中的一个场景。这部戏我可能不记得片名,不记得主演梁家辉和刘晓庆,但这个场景,这句台词,忘不了。
五十年代中期,李翰祥进入邵氏,一手缔造了邵氏宫闱片和黄梅调电影的辉煌。宫闱片里李翰祥最爱拍清宫戏,拍得最好的,要数拍慈禧太后的《倾国倾城》(1975)和《垂帘听政》(1983)。虽然李翰祥一贯是拍野史,但和他拍的一系列戏说乾隆的闹剧不同,他的清宫片可谓正儿八经,是他心血所在,到死他都是死在电视剧《火烧阿房宫》片场。
香港黄梅调电影的出现,是受内地黄梅戏电影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桑弧)、《天仙配》(1955,石挥)影响。李翰祥黄梅调电影代表作有《江山美人》(1959)、《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和《金玉良缘红楼梦》(1977)。黄梅调电影在台湾等地也极具影响力,后来内地家喻户晓的台剧《新白娘子传奇》(1992)正是由黄梅调电影衍生而来。我们现在未必会欣赏黄梅调,但我们仍可欣赏的,是电影中那些风华绝代的女明星。
《江山美人》看的是林黛惊鸿一瞥的少女之美。我在其他片子中看她,都觉得老气。《梁山伯与祝英台》是香港黄梅调电影最佳。多是一景一幕,不论念词还是唱词都非常精美。一幕送行,竟衍生出了婉转回旋的半小时。但有些重复啰嗦的地方,片长仍嫌太长。它沿袭了1954版女演员反串梁山伯的做法,凌波(饰演梁山伯)一举成名。不过最好看的还是乐蒂(饰演祝英台),真是一等一的古典美人。《金玉良缘红楼梦》基本把握住了原著的悲喜愁恨。黛玉葬花的唱段,词是原著里的,非常动人;黛玉探望宝玉的场景,宝玉痴心呓语,二人相对大笑无言,却令观者悲从中来。影片服装布景都很讲究,大胆起用林青霞(饰演贾宝玉)和张艾嘉(饰演林黛玉),气质经得住考验。但除了拖沓重复的老毛病之外,自编的唱词在红楼梦语境里显得俗气,不如《梁祝》精美。
邵氏拍黄梅调电影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岳枫,在邵氏导演中资格最老,人称“岳老爷”。他的黄梅调电影比如《西厢记》(1965),可以看看“中国芭比”李菁(饰演红娘);他的宫闱片《妲己》(1964)却是最差的邵氏电影之一。岳枫好过李翰祥的地方,就是他的武侠片有几部还不错。李翰祥则根本不懂拍武侠片,为了完成片约从邵氏脱身,拍了一部《武松》(1982),把心思全花在潘金莲和武大郎身上,让汪萍和谷峰得了金马奖最佳女主男配,却完全不似武侠片,倒成了李翰祥的金瓶梅系列风月片中最具水准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