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性的阅读了一些关于爸爸的书籍。知道父亲这个身份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后,深怕做了不该做的或该做的没有做而后悔。
看到作者的来头后不由得生起了敬佩之心。一是因为李鸿章是我的偶像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全书内容与两位老先生无关系);二是作者事业有成却写了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事业和生活兼顾)。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爸爸们要给孩子们点亮三盏灯,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盏灯:智慧之灯
1、育儿是创业
作者把育儿必做创业,经营公司需要培养员工成长,教育子女也是要帮助子女成长。但不同的是,创业失败,可以从头再来,教育子女失败,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作者还提出了两个观点,我很认同。
公司领导不重视子女教育却对员工说要培养员工的,99%是假话,顶多是利用。
为人子女不孝顺父母却对领导说要忠于公司的,99%是假话,顶多是暂时把公司当跳板。
2、身教、言教、境教
身教,父母要以身作则。如:读书、健身、写作…
言教,说话要讲方法。如:不抱怨,不责备,感谢…
境教,给孩子创造一个正能量的成长环境。如:在力源。
万万不可:父母回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然后要求孩子赶快写作业。
3、责任心
让孩子有责任心。知道哪些事情是他自己要办的。如:写作业、收拾房间、整理自己的道服护具。
爸爸的责任心。再忙的爸爸都要抽时间和孩子沟通。家庭是第一位,和孩子的沟通满足后的时间可以尽可能的拼事业。很多人都弄反了,包括前几年的我自己。不仅汗颜。
第二盏灯:心灵之灯
1、兴趣班
要孩子感兴趣的,最好不要重复。比如学校学习了数学锻炼理解能力,兴趣班可以选择关于艺术方面的。体育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中国。
要学会坚持不懈,坚持会成为习惯,放弃也会成为习惯。
2、22岁之前
作者提出了自己在孩子不同阶段的教育观点,值得参考。
6—11岁。家长发号施令,孩子执行。
11—15岁。给孩子讲道理加上家长以身作则。
16—22岁。确定孩子兴趣,给孩子提供适合发展的环境。
22岁之前,孩子唯一需要去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作者对子女的要求,值得我们参考。如下:
“22岁之前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甚至争论,然而一旦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必须听我的。我给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是我在支撑他们的生活,所以有矛盾的时候必须听我的,如果有一天,他们来负责我的生活,那么我愿意也平等地、毫无怨言地听他们的安排和要求。”
3、一边休息一边学习
和之前看的《番茄工作法》道理一样,休息是为了持续的工作学习,也让效率更高。高效的人士都懂得持久战。
第三盏灯:希望之灯
1、价值
作者和很多家长在对待子女未来时一个很大的不同:很多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未来快乐就好,而作者更关心孩子未来是不是有价值。
我个人为例,我并不考虑自己过的快乐不快乐,我只想让自己能在教育领域里做的更多更好。在我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时,有时候做的事情很枯燥辛苦(每天阅读、写文章、训练),但心里却快乐。
一句老话:以金钱为目标的行为很难带来金钱,以兴趣和价值为目标的行为反倒会带来富足。
2、“家庭荣誉”
作者的爸爸给作者的一句话,作者又讲给了他的孩子:
“你30岁之前,家人能不能受人尊重,主要是看我的为人;你30岁之后,家人能不能受人尊重,主要是看你的为人。”
我的收获
1. 育儿就是一种创业。
2.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想起了我的爸爸,一个普通的蓝领工人,为了我的教育和家庭生活只身在外打工。现在我早已经不需要他的经济支持,他说要用行动告诉我,男人无论何时都要努力。泪奔…
3. “家族荣誉”的重要
我的行动派
1. 严格把控家里的电视、手机,让孩子爱上读书讲故事。
2. 创造身教、言教、境教的环境给鱼儿,也给道馆的其他孩子。
3. 多多和鱼儿沟通。
教学相长,师徒共进。今天是师徒日课的第20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