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偶像
“偶像”原来的含义是:“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或指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前一种释义是“偶像”的本义,后一种释义是“偶像”的引申义,且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现在的“偶像”义是与“粉丝”相对, 是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爱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1]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偶像”含义明显是褒义。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下,偶像不再是“伟光正”的化身,通过包装打造出“吃货”、“小奶狗”、“学霸”、“老干部”等人设将其符号化,大众需要什么样的人设,经纪公司就可以为“偶像”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人设。将“偶像”转换成记号和符号的商品, 满足人们梦想、欲望和离奇的幻象,引发“狂热者”为“偶像”买单。围绕“偶像”衍生出的综艺节目、娱游联动、移动视频直播等娱乐消费产品使其获利颇丰。
(二)偶像剧
“偶像剧”在内容上可以着重或融合言情、励志、涉案、家庭情感这几大类,在时间上可以分为新时期、建国初期、朝代(如《还珠格格》、《刁蛮公主》)、跨时代(如《步步惊心》、《宫》)、神话(如《香蜜沉沉烬如霜》)五大类。[2]
二、偶像剧与唯美主义
(一)唯美主义运动及其产生背景
唯美主义运动始于19世纪中叶,以反对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其实,这个观点并非唯美主义者的原创,早在古希腊便已初见端倪,后又深受康德文艺思想中的艺术独立性、无功利性等美学概念的影响,与偶像剧所追求的浪漫、唯美相契合。[3]
由于19世纪末的商品精神、物质主义的冲突、基督教的衰微,人们普遍感到自我的迷失。日常生活苦不堪言,为了逃避现实社会的黑暗,为自己悲观、绝望的心理寻求一个精神避难所,人们只能寄希望于艺术。[4]所以,唯美主义的主将王尔德直言“生活对艺术的模仿远远多于艺术对于生活的模仿”。
(二)偶像剧的诞生背景
21世纪诞生的偶像剧是消费文化语境中的产物[5]。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增长,消费社会的营造开始进入初始阶段,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逐渐改变。在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消费社会进入了深化期,同时,互联网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也给人际交往造成问题。自我社会定位不准导致自我认同危机和盲从,网络成员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虚拟和现实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特点, 社交空间也因此得以扩大, 但交往的深度却没有因为交往范围的扩大而相应增加, 看上去似乎多了很多“朋友”, 但是却没有深度了解自己的“好友”。到最后“我究竟是谁”“别人认为我是谁”却成了解不开的疑团。[6]王尔德在当时亦遭遇着“身份危机”。唯美主义运动与偶像剧都是在相似的背景下诞生的,所以,他们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在唯美的世界里,人们的自我得以重建和确认,自我危机感得到缓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