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人类情绪的发展过程:
1. 从第一次呼吸开始,我们就能表达我们的情绪——痛了就哭出来,恐惧时会后退,惊奇时会睁大眼睛。两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别人流泪自己也会哭。这是一种自发的、由杏仁核主导的反应,是把别人的悲惨也当成了自己的不幸……
在看到这一段时,我会闪现出许多大宝和二宝以及许多孩子脸上丰富生动的表情。这些表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有机会还是要再多找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看看,再细致地了解多一些儿童的情绪发展的知识,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
2.到6岁时,孩子就能理解人们真实的情绪和他们表现出的情绪之间是可以不同的。7岁左右的孩子就能理解那些涉及嫉妒、担心、骄傲、谦虚和内疚情境的情境。当孩子不仅能考虑像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这样的非语言线索,也能考虑像说话语调这类的语言线索时,他们就越来学会辨别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到9-11岁时,孩子就能够从非语言交流中识别出别人是不是想蒙骗、操控自己。
这段话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绝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可以欺骗孩子。你的真实情绪、你表现出来的情绪,任何一些细微的变化,孩子是可以敏锐地觉察到的。唯有对孩子真心相待,孩子才会信任你。
3.与有爱心和专注的人之间的早期互动经验,能温柔地呵护和加强产生共情的神经回路,这样能防治我们情绪的剧烈波动。相反,跟愤怒、暴力或忽视型养育者之间的重复互动,会让一个人发出或接受共情的神经通道发生短路。如果我们通过某个特定的情绪通路一次又一次被发现,这个世界总是不能正确对待我们或毫不关心我们的感受,那我们最后就会意识到继续尝试也没有意义,然后开始关闭我们的情绪。
这段话让我回忆起了二宝的成长经历。二宝小时候其实脾气并不坏,还蛮乖的。可是,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二宝好烦,老是动不动就哭啊闹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宝一岁多时,刚好是暑假,老公去省外旅游去了,于是我要一个人带两娃。他喊我出去陪他玩,我却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快速把锅里的菜炒好。
第一遍,他进厨房来大声喊我,我说“妈妈要炒菜,没空,等一会儿。”
第二遍,他带着哭腔,拉着我的手拼命地往客厅方向走:“妈妈,我无聊,你出来陪陪我!”可是,我拒绝了:“妈妈不能出去,得把菜炒好了再出去,要不,待会锅就会烧焦了。”
第三遍,他不进来了,直接就躺在客厅的地板上,歇斯底里地哭,使劲地嚎,声音震耳欲聋,都传到厨房里了。
我从厨房里出来一看,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你这孩子,怎么就躺地上耍赖了呢!!你没看到妈妈在忙吗?你就不能等一会儿吗?你以为你耍赖了我就要答应你吗?……”我越说,二宝哭得越大声,哭得全身上下都在发抖。后来,我把二宝抱起来,靠在我身上,安抚了很久,他才慢慢安静下来。
其实,现在想想,我那时候真的是没有共情到二宝,我和二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情绪当中。
我的真实情绪是:我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没个帮手,孩子还这么难哄,老娘我不想干了!!!我也很烦啊!!!我非但没有共情到二宝,还把许多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用讲道理、训斥的方式来“攻击二宝”。
二宝的真实情绪是:我根本不知道妈妈在忙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就不能出来陪陪我?我只知道我很孤单,很无聊,玩具玩腻了,电视看腻了,可是妈妈却不肯陪我,我好难过。我大声叫没用,拉手也没用,哭闹也没用,无论我尝试什么办法,妈妈都不肯出来陪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很伤心,我已经绝望了,我是妈妈不在乎的孩子,我是不重要的孩子……
二宝的情绪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地恰当的回应,而不断地放大、升级,最终导致了他歇斯底里地情绪大爆发。
现在想起那一幕,还宛如昨日发生一般鲜活。此刻的“看见”或许无法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但是,我们可以慢慢成长,尝试觉察自己的感受,同时体会对方的感受;尝试修复关系,重新建立连接。
共情很难,但值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