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接客人等候的间隙,闲逛书市,偶遇三联书店出版、秦家懿先生所著《王阳明》,遂购以为良药。昔年于惠州罗浮山采访之际,偶入一旅店“阳明客栈”,壁上刻阳明先生画像。感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穿越五百余年,仍育我南粤民众,旋即立志知先生行状。然四五年来,竟不得其门而入。幸蒙秦先生《王阳明》引路,期致良知之教,在我则日新,又日新。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必须修的“心”
我惊奇地发现,在圣人的观念里,“心”始终是修炼的核心,而且去其私欲,复其本原,是修心的关键。然而,类似的观点在东西方圣人们的其他经典中同样有所闻。
阳明先生致良知之说被称为“心学”,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光耀千古。《传习录》记载:“问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另有记载:“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阳明先生要求以“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为原则,在心底上和行为上达到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不断方能日臻完善;“存天理,去人欲”方期超狂入圣。
《圣经·路加福音》:有人抱著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要他摸他们,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耶稣教育门徒必须“像小孩子”,题中应有之义是:教成年人去掉其自小日益滋长的嫉妒心、功利心、自私心等,方能进入天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去子之教其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由此来看,老子的核心也在于:去掉私欲才能近于“道”。
《六祖坛经·疑问品》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慧能禅师教人向心内修行,保持心平、行直、孝、不护短等,皆是让人远离贪嗔痴的诱惑,回复到真如自性。
不能说的“道”
圣人体验到的精髓大都无法言说,更无法像珍宝一样无需下辈努力,上辈即可交给下辈,这中间隔着一个“行”字,躬身实践、磨炼才是抵达“道”的坦途。
老子在《道德经》首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强调真正的道无可言说。
阳明先生致良知之教的精髓不在言语上的争论、词句上的训诂,而在于事上的磨炼。说得一千,道得一万,不如行得一寸,行出的方是“道”。他曾警告他的学生:“不要悬空想个本体……,养成一个虚寂……”
佛家真如自性无可言说,正所谓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慧能大师在曹溪传授《无相颂》时强调:“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庄子·天道》记载了轮扁斫轮的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常常把摄入多少知识,背诵多少经典当作了不起的功德,但事实上读书如吃饭,如果读得越多,而不能把书的精髓吸纳进去成为身体、习惯的一部分,则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古不化。圆音和尚在《心经抉隐》中讲得更为明白,佛经只是成佛的指路标,而非佛本身;欲成佛需按照佛经去修炼,死守着佛经成不了佛。手中的武功秘籍再多,如果仅止于背诵,也难成武林高手,只能在“被经转”而非“转经”。
老子的“道”、道家的“丹”、阳明的“心”、佛家的“自性”都是随缘启用,知易行难的,不离日用,应用无尽的法宝。天将传绝学于世,何敢昏然独自浑,录阳明先生旧诗终吾章,曰:王生兼养生,萧生颇慕禅;迢迢数千里,拜我滁山前。吾道既匪佛,吾学亦匪仙。坦然由简易,日用匪深玄。始闻半疑信,既乃心豁然。譬彼土中镜,暗暗光内全;外但去昏翳,精明烛媸妍。世学如剪彩,妆缀事蔓延;宛宛具枝叶,生理终无缘。所以君子学,布种培根原;萌芽渐舒发,畅茂皆由天。秋风动归思,共鼓湘江船。湘中富英彦,往往多及门。临歧缀斯语,因之寄拳拳。
您有何感想?欢迎后台留言。
本文由“石戒”投稿,授权海客传媒【ID:haikecm】编辑整理与发布,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business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