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宁市写作以“点亮”为话题。此题引导学生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与判断,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文题既可以从生活细节里捕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拥有家国天下的胸怀抱负和思接千载的开阔视野,凸显“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育人理念。若想让此文题在众多作文中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恐怕除了立意高远,最要情真意切,否则,必然空洞无物。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是写作的基础!
“十四年前,我教书的目的是教教材;九年前,我教书的目的是教学生;六年前,我做了母亲,我教书的目的是教会我的学生做人做事;三年前,我的孩子上学了,我教书的目的是给学生一根绳子,让他自己爬上来;一年前,我教书为的是点亮学生的聪明,因为只有那种能点亮聪明的聪明,才叫美丽的聪明。”(——郑州外国语学校郑美玲)
读了郑老师的话,我深有感触。一名优秀的教师本就应该是一盏不灭的灯——点亮生命,让其健康成长,点亮个性,让其健康发展。而语文老师本应是手持一盏最亮明灯的人。为语文教育点亮一条最斑斓的五彩路。
在同行中经常听到这样的牢骚,说是唯有我们语文,“教的不考,考的不教”,叫人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教了。的确,语文教学内容在应试下的整体性空洞,导致孩子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整体扁平化。2019年高考及许多省市的中考再次表明,语文之路要走“长”,走“宽”,走“实”!语文教育是“慢教育”,需要“应‘时’而作”,需要一个积累、孕育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技”是方法,是途径,是过程;“道”是精神,是内涵,是文化,是目的。一门语文,要交给学生的东西实在太多,老师们要在应试与传承文化传统中纠结、矛盾、拿捏,每个语文老师的想法、出发点、追求、性情不一,学生的收获也就不一样。这些都着实考验着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技”与“道”的融合能力。
比如古诗文学习,本不仅仅是掌握几个文言实词、虚词,更是要领会古贤的精神风貌、高尚人格、写作智慧。但很多时候学生基本功实在太差,我们要是注重了内容就没有时间去扎实基本功,要是把文言基本功打扎实,就没有时间去让学生领悟文言文传达的精神内涵。“技”与“道”,这时候在我们的教学中是矛盾的。再如写作。写作本是对岁月的一种收藏。你遗漏的心情,你最初的纯真,你眼角的潮湿,你脚下的微风。拿起笔来,就要与文字一起呼吸。我们写诗,生活便有了诗意;我们写散文,生命就有了韵味;我们写自己,灵魂便有了呼吸。依着文字,我们就有了安静,有了孤独,有了对自我的拷问,寻找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而太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教孩子。为了得到高分必须套路,达到所谓的“高度”“境界”。“技”与“道”这时候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矛盾的。应试下的语文教学在碰撞中跌跌绊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两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水乳交融的。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我们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则会有水无舟,寸步难行。人文性的博大精深学生也就无法深入体会。“语文,语文,学语学文。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平衡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
不可否认,语文就是工具,是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是人们外在的物质生活、内在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语文本身又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单纯的“工具”。只讲工具或把工具性强调过了头都与课程实际不符。更重要的是,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的教育功能。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是起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良好的作用。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成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塑造“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趣味。它不是牵强附会,也不是拔高的思想教育或人文教育。而是让孩子在具体的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懂得珍惜美好生活,在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时能够具有顽强的生活意志,培养积极的生命意识,追求生命的质量。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这一性质的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许多的语文课,老师把文本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审美教育,没有情感陶冶,没有心灵触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今,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带学生步入人文语文的殿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在应试环境下带着镣铐跳舞,把语文教成含英咀华、齿颊留香的语文,在坚守中点亮孩子语文学习?让兼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素养”怡养人生,在实现语文工具性价值的过程之中,实现其人文性价值,尽快从单一的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语文,并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全面认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那么,语文素养是什么?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体感知、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其内容可分为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而所有这些,都必须源于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新课程理念,坚守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要具有人文意识,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母语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几乎是完全同步的。语文课程承担着母语传承的重任,也就同时必然地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让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感受母语的智慧与魅力,获得民族文化的营养,从而为民族而自豪,更加热爱祖国,这是语文课程必须承载的任务,也是其“人文性”下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
其次,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美的自我,丰富健康的情感。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塑造的自我。语文在阅读、写作等的语文实践中让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在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时能够具有顽强的生活意志。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追求生命的质量,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感激与报答、尊重与敬畏,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是做人的教育,这也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了确保语文新课改成功进行,我们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深入地研究,冷静地思考,准确地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语文教学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兼具“宽度”“温度”和“深度”,有了这“三度”,知识在场、技能在场、生命在场的教学目标才能被落实到位。语文学习的产出需要一个过程,语文学习的成果之花需要整个季节的精心培养才能开放! 为了语文终身素养的延伸,在责任与使命面前,让我们一起共勉。守住本心,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