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怼人是一件快意恩仇的事情,那么被怼的人该如何康复呢?关于这个问题过去我从没有考虑过,因为过去一直都是怼人的那个人。
前几天我刚经历了被人狂怼,才深刻体会到被怼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当我经历了“震惊—崩溃—康复”这样的心路流程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用作下次被怼时的康复指南。
1、被怼和怼人是一对CP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怼过人,只是数量上或多或少,程度上或轻或重。对于我这种被冠以“二姐”名号的人而言,怼人的数量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怼人的程度可以用“体无完肤”来形容。
既然怼过人,那就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怼,被怼和怼人本就是一对CP,只不过有时候这对CP不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
《无间道》中有句台词: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与我而言,当年怼过多少人,现在就得还回去多少。
这次被怼,让我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怼人一时爽,被怼火葬场”。我想,以后再想怼别人的时候也会慎重一些,因为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还是希望自己以后少还点吧。
2、启动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对自己思维方式的思考。
为什么我这次被怼后情绪反应会这么大?因为我觉得我不该被怼。
当我用元认知能力反观这个思维方式时,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思维方式是多么的荒谬。凭什么自己就不该被怼,而自己怼别人的时候就理所应当。
站在怼我的那个人角度上来看,怼我也是理所应当的呀。
就如有次我问一个参佛的人:参佛和不参佛有什么区别?这位大师给我说:参佛的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而不参佛的人总认为自己不该受苦。
被怼是别人的事情,我们永远控制不了别人如何做,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如何应对。就如人生中的很多苦都不是自找的,而是因为外界的一些原因,那么我们不能一直抱怨老天为何如何不公,要做的就是如何应对这些苦。
下次再被怼时,我想我就不会这么受苦了,因为这本就是自己应该受的。随时启动元认知能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3、走出“冒充者综合征”的困扰
我助理这次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我的情绪会崩溃到这种程度。其实是因为这次被怼后,我陷入了“冒充者综合征”的困扰中,也可以说,我一直都是“冒充者综合征”患者。
冒充者综合征(mpostor Syndrome)这个词汇在1978年第一次被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提出,他们发现,在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人中,有一批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被外界认同,但贬低自我;低估自己的成就,将成就归功于外界因素;觉得自己像个“骗子”和“冒充者”,他们时刻担心被“发现”,被“识破”,被“撕下假面具”。Pauline Clance和Suzanne Imes将这种特征归纳称为“冒充者综合症”。
“冒充者综合症”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过度勤奋,他们会比一般人在工作时付出两倍、三倍的努力,为了避免被其他人“识破”自己是个骗子。这样的努力工作为她们赢得了更多的成功和奖励,这会使他们的压力更大。
从小到大取得的所谓“成就”,说实话我都没有切切实实的成就感,所以每次拿出来讲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像个“骗子”,虽然上学时代的成绩实打实在那里摆着(第五名的成绩报送到重点高中和三个多月时间考取了重点大学的公费研究生),虽然工作后的成绩也在那里摆着(课酬的增长和客户的认可、粉丝的积累和自我品牌的提升),可还是心虚得厉害。就如美国黑人作家Maya Angelou曾说:“我写了11本书,但每次我都会想,啊,人们就要发现我名不副实了。我骗了每个人,他们就要知道真相了。”
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在她的《向前一步》(LEANIN)中提到自己得过“冒充者综合症”,她应对的方法是,“当感觉不到自信时,就假装自信。”
接下来,为了避免再次受到“冒充者综合征”的侵扰,我还是要实打实地践行“自律100天”,记录下自己每一天的微小成长,做正确的事情,不去关注多少人理解或者认同,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做事上面,让时间给予答案。
我想等我践行完100个“自律100天”,我想等我每年做一次庆典并且持续做40年,我想等我每年出一本书总共写够40本,我想等我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变得更美好,那时候,即使被怼,我也不会那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是个“冒充者综合症”。
5、超越自卑
我是自卑的,所以在被怼后就变得更自卑。这种自卑让我整个人都不对了,感觉自己变得又笨又傻。
我这几天又开始翻看阿德勒写的《自卑与超越》,让自己慢慢修复下自卑心。可以说每次被自卑侵扰的时候,阿德勒都是我的救命稻草。阿德勒幼年深受自卑情结影响,因此他的理论也很多关于自卑方面,自卑与补偿也是其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处于劣势,必须要依赖成年人才能生存,他们由此必然产生自卑,但是自卑背后也有着补偿。
想想看这些年因为自卑而做出的各种补偿:
因为从小四肢不协调导致体育成绩很差,所以就在运动上很自卑,35岁那年开始死磕跑步,竟然花了2年时间让自己可以跑完半马,就此超越了运动的自卑。
因为觉得自己属于易胖体质,从小深受长胖的困扰,所以在身材上总是很自卑,从20岁开始和体重做斗争,近20年以来经历了N次“减重—复胖——再减重—再复胖—再减重”,起码现在可以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就此超越了身材的自卑。
因为从小到大都是恐惧写作,恐惧到读到研究生后,面对着最后的毕业论文和平时大大小小的研究报告,我竟然借着要做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落荒而逃,对于写作,一直自卑。三年前,我觉得作为一个口口声声要做培训做到80岁的人而言,如果不会写作不能写作不敢写作,那真的是自己实现梦想的巨大障碍,所以就开始死磕写作,每天给自己定下了要在简书上发表1500字的目标,但鉴于自己的水平的确有限,所以有时候会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放上去充数,这也是这次我被狂怼的导火索。 以后,我会继续死磕自己每天在简书上输出1500字的目标,我想,哪怕我每天把搜集的资料输出一遍,积累够1000万字,我的写作能力也能有点提高吧,等我积累够2000万字,我应该能超越写作的自卑吧。
其实我还要超越的自卑点还有很多:
写字,从小写的字犹如“狗爬”,虽然现在每天写一张字帖,已经持续了快两年,然而也没看比“狗爬”好多少,对于写字,现在依然自卑;
学识,每次都想把课程讲到有趣有料,可是总是发现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而每天的读书时间总是不能确保,对于学识,现在依然自卑;
英语,到现在还是哑巴英语;
赚钱,总是发现很穷;
……
6、看见别人的好
我们怼别人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简直一无是处。当然,我们被怼时,也会觉得怼我们的人一无是处。这真的是应了“冤冤相报何时了”。
这种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对自己有什么收获呢?
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其实,如果真的有实力,不用通过贬斥别人,通过实力就足矣;为了证明对方很差?其实,对方如果真的很差,不用证明,因为大家都会看出来他会很差。为了让自己心情爽?其实,怼别人时真的挺爽的,然而,自己的爽如果是建立在对方超级不爽的程度上,这样的爽还是有待商榷,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影响别人的爽的方式。
看到别人的好,这不仅让自己少点烦恼,而且还能让自己多点成长,想想看,如果我们能从身边每一个人身上学到东西,那么自己肯定收获更大。
我能从这次怼我的人那里学到什么呢?
勇气,作为一个新员工,这份勇气值得赞扬,希望能永葆这样的勇气,未来一定可期。而我呢,也需要更多的勇气,一方面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勇气去挑战未来。
学识,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我存在的问题,这绝对是有学识的,希望能把这种研究的精神保持下去,未来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而我呢,和他同样的年龄时,正处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时期呢,自己幡然醒悟觉得有必要提升点学识,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有学识才会被真正尊重,我还是认真踏实的继续学习吧。
思维,能够跳脱大家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很多人都缺失的。我能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么?其实未必,尤其是像他在那么年轻的时候还能拥有这份独立思维。
说实话,当我看到了怼我的人身上存在着如此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觉得这次的被怼事件与我而言性质已经改变,俨然成为认知升级的里程碑事件。
谢谢你,怼我的人。
未来,我会随时提醒自己:
看见别人的好,自己才能更快乐。
看见别人的好,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看见别人的好,自己才能放下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