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吐槽大会》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更愿意消费这些口语化的表达,让自己获得短暂的愉悦,这是精神消费的一个方面,有时吃多了正餐,吃一些零食也无妨,换一种思维来面对处在压力下的社会,自嘲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而拿别人开涮那就是恶意攻击了。
我觉得为什么《吐槽大会》会被下线,其中有一点尺度过于大,面对的受众更多的是青少年以及40岁以下的人群,而我觉得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更多的是青少年的人群,而一些过于污浊的词汇和擦边球的打法,很容易让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明星,而去模仿这样的行为方式,而明星没有起到正向激励,在价值观未能形成的人群中会把这样的泛娱乐化内容视作炫耀的资本,分享和转发去影响更多的人。
做节目有时候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有时并不是一味的迎合,是否在节目当中能够给人以价值,或是娱乐消费,而并非低级趣味的消费。神吐槽这样的节目让人耳目一新,但节目毕竟要从长远来看,而非低俗的擦边内容来获取收视率,这种就是边界不清。也许在新一代的受众群体没有什么,他们被太多这样的内容所包围。而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会不会沦落为道德的滑坡。
有些东西是私密社交场合下才能够诉说的内容,而在大众场合的传播渠道拿来去讲,就有些欠考虑。我知道这样的讲法会迎合很多观众,戳中别人的新奇点,其中有对人性的把握,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去过多的思考这些内容,是否会长远的不利影响,赢得了流量,却失了底线。当底线突破一次,就会在这个基点之下突破下一次,而且更加低。就像是两个商家打价格战一样,赢得了消费者,却损害了长期利益,不要忘了消费者还有其他诉求,并不止这一种,往往很多人想到的只是低价行为;娱乐靠一次一次戳消费者那个J点,却沦为了被绑架的奴役。
很多节目仿照欧美的制作风格,却未能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的受众群体以及积累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冲突,市场在竞争情况下会有一批人去做这样的市场,因为有需求,就会有消费。毒品也有需求,那么我们是否要全面开放毒品的市场呢?从长远利益看,这些促进了开放,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未来可能会更加开源,但也需要有一定之规来限制其不能够野蛮生长。
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而是人要怎样去利用,在恐怖分子眼中,那就可能变成杀人的工具,需要更多的规则去限制其发展空间。科技并无好坏,有好坏的只有人心。
利用规则的漏洞而打擦边球,这种生存模式并不能够长久生存。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先破后立的生存模式也是站在人文之上才能够使其发展,未来也许会更开放,但如今的环境并不适应,也不该适应期发展。否则人们的思想会滑离到浅的思考模式,对更深问题的思考就会收到一定限制,长远来看并不能够有利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