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个非常有名的民间故事,小时候每当学习不认真时,妈妈都会拿出来讲:
“狗熊走进玉米地里,掰了个棒子夹到腋下,走了几步又掰了个棒子夹到腋下,但原先的棒子却掉了。狗熊在玉米地里忙活了半天,最终手上就只有一两个棒子。”
严格的来说,如果狗熊在走出玉米地时,手上还拿着一个到两个玉米,它应该算是一个合格的狗熊了。
但是现实里,有些时候我们的工作方式还不如它,你信么?
首先要不可否认一件事,人的大脑基本在同一时间只能完成单线程工作,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最多也就能完成一个项目,并且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个职业。
既然这样我们有何理由嘲笑刚刚走出玉米地,拿着一根玉米的狗熊?
每一件工作、每一个项目、每一段人生,其实都像是一片玉米地。当你走出这片玉米地时,有没有看看自己的手上到底拿的是什么呢?
“也许只是两手空空。”
造成这个结果有两个原因
1.在玉米地里的时候手里就没有玉米
2.在离开玉米地的时候,又把玉米还给了玉米地
记得上学打工的时候,在一家日料店后厨,店长是一个变态的工作狂,总是没事就找茬我这个也没做好,那个也不够快,每天都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有一天日本前辈终于看不过去我被欺负的样子,偷偷传授了个技巧:出菜的时候不要一个一个出,每次都攒到2-3个菜一起往外拿。自从学会了这个技巧后,发现店长在也没有功夫跟我们这里找茬,而是要满前忙后的把菜端上去。
原来人当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从新排序,而没有余力在估计其他多余的事。
后来这个方法普及给了全部后厨,店长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的被公司认为是无能的店长,忙碌了半天并没有把店经营的更好,从而贬职到其他的店里当副店长。
每个懂得如何工作的人,基本上不会出现以上问题。并且那些优秀的人,懂得工作的人。都会在走出玉米地时,能比别人的玉米要多得多。
怎么做到的呢?有个成语非常完美的进行了诠释: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诀窍都在这四个字真言里。
1.首先要做到推陈,从重复的实物中提取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弃曾经无价值的过去,而为新生事物留出空间。
2.然后重要的是出新,虽然人是单线程倾向,但是与动物不同的是人都有独自的思考,在重复做一件事的时候,聪明的人会考虑如何优化,有何升级,如何创新,以及如何将其执行。
因此,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掰棒子者,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要围绕着推陈出新来进行,不论是先推陈,还是先出新。总之要做的事是要在一个时间段里,不停的尝试新事物。
PS:这里切忌,伴随新生事物的诞生,旧的事物必须送进坟墓,因为我们永远只能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