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视野更开阔了、自主意识更强了,不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时时处处听从家长的命令。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和看待问题的特有角度。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
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
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
这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看。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的思维和能耐,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
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们发现外界始终无视他们的独立存在,对他们的自我表现一概否定或根本不感兴趣时,他们又会采取更尖锐更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因。
二是因为家庭、学校的因素。
比如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没有顺应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他们身心疲惫、不堪重负,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故意跟老师、家长对着干。
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外因。
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
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
这个时候由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的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
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
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自己。
许多父母亲都觉得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但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面效应,甚至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因此,父母亲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
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能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
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
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4个建议:
一、用“平行交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交谈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
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谈”。
家长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
“平行交谈”其意思是家长与子女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边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
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
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二、营造聆听气氛,做孩子的顾问。
家长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
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
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家长商谈。
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
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
学会做孩子的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抉择,而不插手干预。
三、不给孩子过分的爱。
青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期,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
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拥有“秘密”是他们感悟自我、体验成长的重要方式。
四、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过多地干涉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它会使孩子受到伤害。
理解和尊重才是构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不要无所不问。
“新新人类”孩子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现在的孩子感受到的社会以及在这种感受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与家长大不相同,而其年龄和经历又决定了他们还不能独立应付许多挑战和诱惑。
他们更需要的是从家长那里得到理解、支持、鼓励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