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下图看到了什么?或许这张图可以给你形成一个判断。
从表中可以看到,家庭、学校、学生自己三个因素比较而言,影响最大的是学生自己,其次是家庭,最后才是学校。也就是说,对学业成就影响最大的是学生自己,这符合哲学观点,内因比外因更重要。就环境因素而言,家庭的重要性比学校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源确实重要,理性的数据分析证实了我们的经验和判断。
在学校内部来说,教师、教学和课程三者比较而言,教师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课程,最后是教学。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是最大的!正如我前面写过的文章表达的观点一样,一生当中遇到好老师是幸运!
这就意味着,家庭这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择校、择师都是必要的,难的是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选择。如果有选择,那就择个好学校、挑个好老师。同理,如果学校这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从可控角度来说,父母最可控的是自己以及亲子关系。在公民同招的大背景下,择校的行为需要经济基础和幸运之神的眷顾。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学习做父母最可控、最经济实惠!
当然,所有的讨论都基于上面这张图的正确性。这张图基于1980年到2000年20年间的所有有关学习的实证研究,用元分析的手段,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得来的。为此,这个团队用了15年的时间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了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待续)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简书号!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