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站在认知高地的时候,不要仰头出局,目空一切;不要低头批判,藐视一切,而要躬身入局,承担更多责任让向往美好的人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大学毕业之前,身边朋友、同学的成长环境大多与我相似,所以对事情的理解也大多一致;毕业后很幸运在一家公司和几个善良进取的同事在相对单纯的行业里一起共事多年,价值观也非常相似。
这样的生长环境让我也更加纯粹,认为人与人大多是相似的,以至于后来在我先生身上看到许多不同时,和他有很多激烈的碰撞。他也不止一次认为我对于人的认知过于天真,甚至有些可笑。
近几年开始接触新的行业,工作性质也发生变化,职业角色也更加复杂,有团队、有项目,也常常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事情处理的碰撞中愈发觉得世界之大,人之不同。
这样的时间段里经历了需要和不同性格不同认知的人磨合的痛苦,生气、甚至愤怒;
也时常因为别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觉得羡慕,在奋起直追而依旧未能到达自己设想的地步时会懊恼。
我平下心来复盘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一切时,发现除了工作领域提升的知识和技能之外,我收获最大的是能够平和理性的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亦可以用“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去真正的理解事情的发生,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变化。
最近朋友因为孩子教育与父母辈有一些言辞上的碰撞,会经常和我有些讨论。
“他们总会用一些威胁的语气对待孩子,比如说‘你不乖,我就会告诉你的老师哦’!”(明知道孩子因为处于入学适应的敏感时期)
“他们还会担心横冲直撞的姐姐会弄伤刚出生的弟弟,所以总会说:‘你是不是又去弄弟弟啦?’”
既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去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又要为了保障公平友善的家庭氛围去做好父母辈的教育工作,产后妈妈还要提着一口气恢复自己的身心,真的是太难了。
我特别理解她的2个焦虑:
1.焦虑在于担心孩子受祖父母影响到身心健康;
2.焦虑自己总有没有能力/精力去做好现在这种中间工作的时候,会觉得疲惫和无力。
也感激她的信任,让我把这几年对人的理解和对心理学的学习整合输出,让我自己看到真实的我是如何看待这件事,并在在这个同时也帮助了她舒缓了情绪。我认为:
1.认知是因为眼界决定的,父母辈的世界对比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相对狭窄 ,他们确实不知道还有更广阔的的玩法、更多的选择、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就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和行为去过生活。我们因为站在了父母的肩膀上,处于认知高地,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让家庭成员都看到更多的选择性。
2.孩子其实更会受自己父母的影响。他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来源于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怎么看待世界,父母怎么和别人相处 ,父母遇到事情怎么解决。
讨论至此,她释然了。我也释然了。
前些日子还有些困扰,因为朋友说出在我看来对我本人颇有误解的话。当时安慰自己时,只觉得,大概人只愿意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以为那是全部的事实。而到今天,我更愿意把它归结于人是如此的不同,所有对世界的理解都源于他所经历过的世界。
工于心计者,可能经历过复杂的环境,所以用思考来保护自己已经是身体的条件反射了;
相信人性本恶者,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太多坏人,所以对人性太过失望只能小心翼翼;
自私小气者,可能被占了很多次便宜,所以在现成的利益前非常敏感。
这些不认同的人和事儿,依旧不认同,但慢慢可以理解了。
而对于那些本就和我们一条心的家人们,更应该去理解他们因为不曾被更好的家庭教育对待过而暂时无法供给后辈我们认为“恰当”的教育。
但这些我们可以做到,在这样一个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扩大认知水平的年龄和时代,愿我们大家都可以成为有选择的人,靠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