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小别离》热播,关于考试、青春期、早恋等等话题又一次扑面而来。电视拍的很好,剧中的悲欢离合无数次让我们热泪盈眶,但是,热闹过后,我们不禁要反思,究竟是什么影响着电视中孩子的成长?
剧中三个初三的孩子,很明显处于三个不同的家庭背景之中:
琴琴---普通人家的小孩,学习成绩很好,父母是处在这个社会的中下层的普通员工;
朵朵---中产阶级家的小孩,学习成绩中等,父母是这个社会的中间力量的知识分子;
小宇---传说中的富二代,学习成绩很差,父亲处在社会的顶层的有钱人。
琴琴的成绩最好,考上重点高中肯定不成问题,但是母亲希仍然希望琴琴能出国,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以便出人头地。但是,实现这个愿望需要面对最大的问题是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钱。而普通人家面对这个问题能怎么办?没得选择,只能要么卖房要么把她过继给亲戚。琴琴爸妈的数次的争吵、妥协,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读书的不易,以及在金钱面前的窘迫和无助。
朵朵的成绩一般,考上重点高中还有一点风险,于是,从刚一开始的坚决不同意朵朵出国,到最后的送她出国留学,如何才能让朵朵受到更好的教育这才是一家人考虑的重点,而从来没有重点考虑钱的问题。
小宇的成绩最差,在国内根本无法读一所好的高中更无论好的大学,但却可以自由的选择出国,选择避开这种残酷的考试竞争。即使如果成绩不够,需要捐赠几百万的“借读费”,也只是花钱而且,全家人都根本无所谓。所以,对以小宇来说,别人羡慕的或者努力才能实现的出国读书梦,自己只是想不想而已。
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面前,虽然说着人人平等,成绩才是硬道理。但是,相对好的家庭背景、条件,仍然可以有着很多可以绕开成绩,更多的选择,而在这种选择上,相对较差的家庭背景、条件,基本上无能为力。
无数人寄希望于“读书改变命运”,虽然,这种可能性在越来越少,但是,仍然是很多人的唯一希望。
朵朵的爸爸妈妈都是当年经历过中考、高考,并且成功突围的大学生、研究生。明知当前的教育模式有问题,严苛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基本毫无益处,但是,仍然拼尽全力的让孩子上一个好重的高中、读一所重点大学,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当年的琴琴,他们被读书改变了命运!他们明白,普通人如果想要成功、想要摆脱命运带来的不公,必须通过读书、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有可能,而他们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所以他们坚信这个道理,所以妈妈说“你考不上一个好高中就上不了一个好大学,你考不上一个好大学你以后就完了!”
然而,对于小宇而言,无所谓读书改不改变命运,重要的是自己想不想。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有着无数电视剧中的影子。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除了读书,读好书,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和出路,想要跳出祖祖辈辈生活的圈子,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只能拼命读书、读成了书才有可能。但是,当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选择更好的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培训加分、可以享受专家一对一授课然后再来与之竞争的时候,怎么办、怎么竞争?
教育应该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应是尽可能遵循平等、公允与机会均等。
希望有一天,琴琴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留学而不用担心学费,小宇们即使有钱也要达到入学要求以上,朵朵们可以快乐读书、自由的写小说的时候,我想,就再也没有“读书改变命运”这一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