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感觉学生每日很辛苦,白天上课晚上有写不完的各科作业,但大家似乎都习惯做这些事了,有时间去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成了一种奢望,遥不可及。
学校发布了一个创新大赛的通知,做的好了,还给班级加分。举办方的初心也许是好的,希望借此激发孩子的创新的意识。可是被作业填满的孩子们,哪里有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呢?无非从网上搜一个,照着葫芦画瓢,再做一点改动,就算是自己的作品了,然后就等待证书来或不来,似乎创新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一个比赛,一份作品,就完成了。从上到下都在玩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游戏,大家都心照不宣,各取所需而已。这真是教育的悲哀与浪费。
我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虽有心培养,然而我也不具备创新的能力,因为我也不曾接受这样的教育,一路走来靠的记忆力过关斩将走到现在的。再加上一本挖不完的教材,钻研不够的教参,改不完的作业,纠正不完的错题,屡教不改的活宝们——我的学生,回家做不完的家务……做完本职工作尚且时间不够用,又如何拿出精力,真正地培养孩子科技创新的能力,况且比赛像一片云一般,飘走之后便不见踪影了,也许再见其容颜又过了一年了。
还记得第一次带领学生参加这个比赛时,我这个蹩脚的指导老师是相当用心的。先让学生画出初稿,然后再修改,甚至我拿起画笔亲自上阵修改,直到满意之后,在作品背面写出作品介绍等信息,才长舒一口气。当初年轻,拥有旺盛的精力干活,不怕加班辛苦,又想得到那张辅导证,自然累并快乐着。现在经历多了这些比赛,已经激不起我心中的波澜,我也良心发现,耗费学生宝贵的生命为我效劳,做的是对学生意义不大的事,违背我的良知。
体制不改变,学生没有机会学习,没有时间探索,创新从哪里能生发出来呢?只有借鸡下蛋,无孕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