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智研咨询网》统计的一组数据:中国电影市场票房2017年1-10月份达到了 448.97 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国产片分账票房约244.42 亿元,同比增长6.7%;;观影人次13.85 亿人,同比增长18.5%。在资本市场遇到新拐点的2017,电影市场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
数据还显示:三四五线城市票房票房收入分别为85.90、65.13 和30.2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8%、22.5%和24.0%,票房增速大幅超出一、二线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三、四、五线城市票房收入占比分别为19.1%、14.5%和6.7%,同比均有不同幅度提升。这表明在在娱乐活动普遍稀缺的背景下,看电影应该是中小城市年轻人的一大重要业余活动了。当然,我们这些怕和世界脱节的中年人也不甘落后地出了一把力。身边一位时尚的闺蜜姐姐,五十岁上下,每周雷打不动地去看一场电影,没有老公和朋友陪同的时候,她就给自己买一张票去看。
这两年,我也时不时地去看场电影,打发无聊沉闷的生活。观赏的时候与剧中人物共悲喜同命运,或欢欣雀跃或黯然神伤,情绪随着剧情起伏不已。可是,当“剧终”出现,灯光亮起时,人一走出电影院,汇集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时,就把刚看过的内容忘得八九不离十,抛到九霄云外了。
可最近,我发现优秀的电影层出不穷,一个接一个,都那么轻易地波动了我的心弦。看完《奇梦环游记》后,忽然非常想念我逝去很久的姥姥,想念她满脸皱纹却一见我就露出的慈祥笑容。两天内我终于忍不住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影评。看完《芳华》,郁结在心,不吐不快,为那个时代的人们被命运无情的大手作弄而感叹,想起了我的父辈们的无奈,看后一个多月,又磨出了一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写影评真是一个好的输出方式,电影本身就是生活的艺术升华和提炼,而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普通人的影评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感动和愤怒对号入座,写下来给身边的人交流,更容易引起共鸣。可如果没有记录下来,也就丝絮般地随风而逝了,不留下什么。
这次上映的《无问西东》,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时,前排一对中年夫妇看了不到一半,就提前走了,走的时候男的还嘟囔了一句:“啥垃圾片呀!让人看都看不懂!”第二遍是我拉爸妈一起去看的,上一次他们看的还是《山楂树之恋》,我想《无问西东》一定会是他们的“菜”。谁成想开映半小时后,老爸歪着头,嘴里发出了响亮的鼾声。顿时令我抚额轻叹。影片结束时,妈妈旁边的一位男士站起身来,向着后面大声问:“你们谁看懂了?”一时间响起了稀稀拉拉的笑声。我无语。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周日的下午,和两个同学约着喝茶聊天,聊天的内容离不开聊孩子,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大多一样:爱玩游戏、不专注于学习、和家长沟通少之类的。其中一位同学叹口气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不努力吧,咱们操心他的前途;太上进吧,还怕他心理出现问题。我单位同事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美国大学了,刚上一年多,休学回来治病了,精神抑郁,你说他爸妈也就普通的工薪阶层,哪想到遇到这种事呀?真是要崩溃了!”另一位同学说:“我看到知乎上有篇文章,说去年清华大学陆续有十多位同学自杀,没有公开,他们怎么压力那么大呢?那么优秀的年轻人,是现在的孩子抗压性就是小,还是家长们和社会施压的结果呀?”我们齐齐地叹息,这真是一个无解的话题。这时,我想到了刚看过的《无问西东》,据说它是清华的招生宣传片,也有说的是校庆艺术片,那里面想表达的核心应该是最后张果果那几句话: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我想这也许是学校拍这部片子的真实目的吧,它想让更多的学子们多拷问自己的内心,因为它比专业、比世俗、比名利、比家人的期望更珍贵。影片里四个年代的青年的故事被这条无形的线连在一起,互为因果。每个时代有不一样的历史背景,但恒久不变的应该是:年轻人多去问问自己的真实想法,去触摸到自己的灵魂最深处,然后做到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地去努力。
回去的路上,我还心痛于这么多清华学子亲手结束生命的消息里,不由得想起了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先生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时候,一位已经毕业的清华学子苦闷地问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时,潇洒儒雅的李教授有些遗憾地说:你上这么好的学校,都已经毕业了,工作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真是中国父母和教育的失败。他给青年学子们分享了一句话:每个人要明白自己的人力资本是什么。何谓自己的人力资本?就是未来你所获得的快乐、幸福的能力。如果你暂时没有认清,那就给自己从日常生活中叫一个暂停,想一想,找准方向再出发。
再回顾《无问西东》,脑海中出现了陈楚生、王力宏、黄晓明和张震四人扮演的四代年轻人的面孔,不由心生感触:人生最大的满足和最大的喜悦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认同和接受,而是来自于能够勇敢地做自己,勇于成为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我从《无问西东》这部电影里得到的启示。
如果这部片子五年前没有被禁播,能被人提早看到,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