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7年的末尾,我在朋友圈写了一段话,我说:我才25岁就担心再也遇不到喜欢的人了,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很害怕,怕我坚持了那么久的原则,到最后也会因为年龄大了而妥协。
新年过去了,它除了把我从偶尔飘着清雪的冬天带到整日飞着柳絮的四月以外,也在25岁的后面又划上了深深浅浅的一笔。
我向来觉得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也会经常没心没肺的笑称自己永远十八岁。可当别人问我多大了,我听到“26”这个数字真的从我嘴里脱口而出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然后,接着,总会听到意味深长的三个字:不小了~
所以呢,像我这种大龄女青年,自然而然被安排了无数场相亲。有朋友笑我,这个城市所有的男人你都快认识了吧!我一边哈哈哈的笑着,一边真的翻着微信里加的相亲对象默默数算起来。
那段日子真是过得糟糕透了,感觉自己的生活被一场又一场无聊至极的见面充斥着,见过很多人,吃过很多饭,也把自己的人生从头到尾的交代过很多次。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是把一个人明码标价放在商品区,等别人买走或者去买别人。
我一直觉得爱情其实是一件太奢侈的东西,那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温柔,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浪漫,怎么会是这样轻易就得来的东西呢?
如果有幸,我还是希望,一段爱情的开始,是因为心动。
02
大概是一年前吧,家里长辈又给我安排了一场相亲。
介绍的人仍然是那套万年不变的说辞,有车,有房,工作稳定。
见面地点定在了西餐厅。
男孩很有品味,特意穿了一件干净的白衬衫,底下配了一条浅蓝色的九分休闲裤,长相端正,言谈得体,很好,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一直以为我的人生就会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我以后的结婚对象一定会是相亲介绍来的,所以这么多的相亲男,我总要挑一个的吧。
而见面的这一位呢,就是那种无风无浪、可以讨到任何家长欢心的男生。
就是他了吧,我在心里不断的劝自己。
后来,互相留了微信,聊了大概有半年的时间。
在这半年里,我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想要主动去联系过他,看到他打来的电话甚至有想挂掉的冲动,可我又不断告诉自己,搞什么呢?就是他了!
于是,我每次接起他的电话都在不走心的附和着,聊微信也总是在想该回什么才算圆满。
我把这样的感觉归咎到我慢热的性格上面,我一直在安慰自己,一定是还不熟,一定是时间还不够长。
就这样,我蒙蔽了自己好久。
有一次,男生约我去看电影。影片结束时,他试图去牵我的手,我下意识的突然挣脱开。
我被自己这样的举动吓到,心情瞬间跌落到谷底,很久都没有再开心起来。
原来,我的内心里面竟然是这么的抵触,我不知道,我到底是抵触这个人还是抗拒这一种方式。
时间,并没有让我改变,不喜欢的还是不喜欢。
我当然明白,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子。
喜欢一个人是洗澡时用毛巾擦掉湿漉漉的双手回他消息;是看到他的时候忍不住嘴角上扬;是睡前的晚安是睁开眼时的第一句早上好;也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的挂念。
后来,这个男生告诉我,他也并没有多么喜欢我,只是觉得年龄大了,不想折腾了,他说结婚不过是找个人一起生活,而我呢,大概恰好符合这些条件吧。
这是我坚持了这么久的原则最不愿意听到也是最害怕听到的一句话。
难道,26岁甚至30岁,就不配拥有爱情了吗?
03
我希望,能有人不仅仅喜欢我的好,我的粗心、懒惰、爱哭、爱闹,他也一并喜欢且依然坚定的选择我。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喜欢过一个人了”比“结婚不过是找个人一起生活”要动听的多。
先心动还是先权衡利弊,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权衡利弊固然重要,可对于我来说这两者不应该本末倒置。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会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心里真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我不能说那位男生的想法非常错误,就应该据理力争论个你死我活,我只能说大概是两个人对于爱情的态度有点不一样吧。
梁思成与林徽因成亲之日,问过林徽因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
真的,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是因为你是你。
如果能遇到心动的人,请一定要珍惜吧,如果还没有,那就再等一等,或许他正在为赶来见你奋马扬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