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前不久看到一个故事。
我有个朋友,开了家旅游公司,急缺人手,于是就在网上贴了个招聘启事。大意是:
你或许和我们一样,渴望着成就一番事业。你或许和我们一样,发自内心地喜爱旅游策划。那么来吧,让我们看看你此前的文案,再就目前旅游市场的热点,谈一谈你的看法,将这些材料发到我们的邮箱,如果你是我们期待的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应你的要求。
方案发出当日,他打开邮箱,挤爆了不少于2000多封应聘邮件,然后他开始逐一查看,两小时以后,他被气哭了。
据统计,收到的2000多封邮件中,大致有五分之一,是长篇大论,详细叙述自己苦难人生的,没有往昔的策划文案,也没有当前市场的分析,但言外之意还是说清楚了——我日子过得这么苦,你忍心不把这个职位给我吗?
有五分之一的内容,发来了大量多少跟招聘要求能沾上点边,只不过下载、解压缩的工作量有点大,让他欲哭无泪。
有五分之一的邮件,都是些极逗的疑问:旅游策划是什么?能不能说得详细点?不说也没关系,我相信自己会得到这个职位的,谁让我这个人天生就是那么好运气呢?
有五分之一的邮件,对这次招聘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但没理会招聘的要求,也就是没文案没分析,而是认真地询问:你们的待遇怎么样?如果待遇可以,我说不定可以考虑……
最后的五分之一,实际上是决心书,都是这样说:旅游策划是个什么东东?没听说过,不了解,但请相信我,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欧耶!
2000多封邮件中,只有几封涉及了自己以前的文案策划,但对目前旅游市场的热点,谈一谈你的看法的要求置之不理。
我这位朋友悲愤地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然后他在一个微信群里,说了一下这事。
但万万没想到,他这个举措,犹如捅了马蜂窝,让他顿时陷入被围攻的窘境中。
朋友把这事发到朋友圈,本是想告诫年轻人,求职一定要认真一些,至少,招聘要求,你总得看几眼吧?总不能丝毫不理会招聘者的要求,只知道一味地自说自话……
但是一个年轻人立即回应了他:我觉得挺好的呀,至少人家有勇气,表达他们的信心和愿望,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圈里的年轻人顿时炸了,纷纷对他展开声讨:难道你没有年轻过吗?请不要嘲笑一个年轻人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无论这世界是如何险恶,我们年轻人,决不会放弃自己的梦……
我那位朋友当时就崩溃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我这里是在说求职时你至少要看看人家的要求,怎么变成了我反对年轻人的梦想?
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条道理:
还没有成熟的人,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的。
他们只是更急切地想要表达自我自说自话。
经过了这个阶段,他们才能成熟起来。
成熟的意思是说,表达越来越少,倾听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