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衡水中学的视频。内容是学生每天的生活安排和近5年(2015年-2019年)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分别是:119人、139人、179人、214人和275人。
好奇心的驱使下,搜索了清华北大(以下简称清北)在河北统招人数,大概是270-280人。也就是说,2019年衡水中学几乎包揽了河北省清北的名额。这所中学是个传奇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9年河北省进入清北的人数为305人,其中衡水中学275人(含外省考生)、石家庄二中有25人、邯郸一中10人。如果衡水中学全部包揽,那这35人怎么解释。难道275人的数据是假的吗?
继续搜索后,发现清北除了统招(含保送)之外,还有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而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不占统招名额。
自主招生,是招收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生,符合条件的,会降分。简单来说,就是给高考成绩打个折。
综合评价招生是特殊招生形式,比如清华的“领军计划”、北大的“博雅计划”。主要招收综合素质优秀、名列前茅的学生,他们也是得到打折优惠。
2019年,衡水中学非统招43人。所以,统招的人数是232,包括省外考生——衡水中学读书,回本省参加高考的学生。所以扣除这些特殊因素后,衡水中学的清北率在70%左右,依然是全国第一。那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网上有很多分析这个问题的文章,其中最受认可的原因是衡水中学拥有顶尖的生源。
我家是县城,有两所高中,一个重点、一个普通。重点高中只收580分以上(满分600分)的学生。也就是说只有拔尖的学生才能考上。除了拔尖学生外,还有一群努力却学不好的人,包括偏科生和各科都平平的人。考不上重点,只能读普通高中。在高中依然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然后上普本或是专科。这就像一个魔咒一样,不断的循环下去。甚至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这个魔咒是不是无法被打破呢?
在美国有一个工程学教授,叫芭芭拉.奥克利。她小的时候非常不擅长理科,尤其是数学。甚至一想到理科的东西,就会头疼。上大学后,她选择了俄语专业。彻底的告别了理科。所以,整个大学过的非常开心。
可是好景不长。转眼就毕业了,虽然她是俄语的高材生,却很少有人想雇佣她。因为除了语言没有任何其他技能,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懂科技的人更吃香。
为了发展,她决定重新学数学。最初,她一直处于自我怀疑中,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学,也搞不清数学符号。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尝试各种方法,最终,她成为了复杂数学方程式方面的博士。
芭芭拉.奥克利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魔咒是可以被打破的。
为了帮助和她有同样问题的人,她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了一本书《如何学会学习》。这本书共讲了十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理念。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利用练习、重复和回忆创建大脑链接组;交叉学习;间隔安排学习;运动;自测;使用有趣的图片和隐喻;波莫多罗技巧;先吃青蛙;在课堂外,寻找学习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大量的实践证明,还得到了神经科学的佐证。
虽然这本书里提到了十个重要的学习理念。但核心都是围绕着“大脑链接组”这个脑科学理论开展的。而我在这本书中获得的启发是:学习就是创建大脑链接组。建立好大脑链接组,魔咒也就消失了。
那什么是“大脑链接组”?书中是这样说的。
先提示你一下,大脑链接组是由树突棘-突触与轴突连接形成的。当你很好地学会了一个概念或知识时,大脑链接组就会在你长时“储物柜”记忆中形成。一组强大的大脑链接能让你的注意力章鱼轻松地用电子加以锁定,进而连接到你的工作记忆中
大脑链接组是由两个以上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元是由树突和轴突构成。在树突上有很多小突起,叫树突棘。树突棘与轴突之间的空隙叫做突触。当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棘通过突触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释放电流时,它们就形成了大脑链接组。
大家可以把每个神经元想象成一块拼图。拼图突出来部分叫树突棘,凹进去的部分叫轴突。当两块有关系拼图拼在一起后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大脑链接组。这样的链接可以无限延展下去。在实际中,一个神经元可以和N个神经元进行链接,因为一个神经元拥有很多树突棘和轴突。
那大脑链接组和学习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习时,大脑会产生新神经元或者让原有的神经元长出新树突棘。并让神经元相互链接,形成大脑链接组。
这个过程就像在画思维导图。当从看到一个新概念时(学到新知识),要先判断它和已有的主题是否可以合并在一起(是否存在相关的知识)。如果不能合并,那么单独创建一个主题(生成一个新的神经元);如果可以合并,则放在相应主题的下面(神经元长出新突出)。新的神经元或树突棘,会和其他神经元进行链接,组成新大脑链接组。
大脑链接组其实就是知识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的形式。这就好像知识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纸上一样。人的大脑就是一个文件柜,大脑链接组是里面存放的知识卡片,包括理论、技能和经验。并在需要的时候,抽取卡片来使用。所以,学习就是建立大脑链接组。那如何创建呢?
利用学习、重复和回忆来创建大脑链接组。练习解答一些重要的问题,这样你就能轻松地回忆起每一个步骤。解题方案、概念和解题技巧应该像歌曲一样在你的脑海中流畅地播放
手机乘地铁和公交普及之后,我的公交卡就失宠了。有一次,在昌平做公交。为了便捷,我早早就把APP打开了。当扫完码,正要往里走时,突然来了一声“扫码失败”。当时的感觉这像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一样。我又刷了几次,还是失败,司机看着一脸迷惑的我说,扫这个码下载APP。原来,昌平公交有自己单独的APP。也就是说,要先安装指定的APP,才能刷手机乘坐。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掌握一个学科,就要先安装这个学科的APP,也就是创建这个学科的大脑链接组,这样才能驾驭它处理问题或解题。创建大脑链接组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理解阶段;一个是精进阶段。
一、理解阶段
掌握一个知识,首先要理解它是什么,包括含义和原理。某个科目学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它的理解不够。知识理解了,就会转化为新神经元或者新树突棘,同时形成最初的大脑链接组。
听起来是不是很容易,但学习新知识,本身就是有难度的,更何况是不擅长的学科。那怎么做才能更好更快的理解新知识呢?答案是用隐喻的方式。
你知道我们很喜欢使用隐喻吗?隐喻是对两种事物进行的比较。其中一种是你熟悉的事物,比如海浪。另一种则可能是你不熟悉的,比如电波。有了隐喻,你就可以把你已经知道的事物和你正在学习的新概念联系起来,这有助于你学的更快
隐喻是指已知的事物去理解未知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用简单的模型来理解复杂的知识。比如:前面用拼图来解释大脑链接组的构成。其中拼图是已知和简单的;大脑链接组的构成是复杂和未知的。两者结合后,复杂的理念就非常容易理解。
一个富有创意的隐喻不仅可以理解新概念,还可以用来分享新理念,让他人一听就懂。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随着对知识的不断深入,以前的隐喻可能会失效。这个时候,要重新建立新的隐喻。如何建立隐喻呢?
1. 搞清楚新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2. 熟悉的事物中,哪个的特征和这个概念相似?
3. 将熟悉的事物与新概念对比,加深理解
4. 发现熟悉事物不符合时,回到第二步重新寻找符合的事物。
用隐喻的方式,可以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大脑形成大脑链接组。
二、精进阶段
只是理解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在理解阶段形成的大脑链接组是非常脆弱的。稍不注意就会断裂甚至消失。这也是为什么头一天看过的内容,第二天就忘了。
频繁的沟通是快速拉近人与人关系最好的方法。对于大脑链接组也是一样。前面介绍过,不同的神经元通过树突-突触-轴突之间的电流形成大脑链接组。这个电流就是不同神经元之间的沟通。这个沟通越频繁,大脑链接组就会越牢固,记忆的也会越久,应用起来也十分顺手。
那如何促进神经元之间的沟通呢?方法是通过重复和回忆让神经元之间持续放电。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做练习。
说到练习,有一个词,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可能深受其害,四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的意思是为达成某一任务(多指考试或检测),进行大量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习题练习。现在叫“刷题”。
高二时,物理解锁了新技能——电学,电学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怎么都学不明白。为了学好它,我选择了题海战术。疯狂做题,对答案;做题,对答案。最后,题是做了很多,但分数依旧没有起色。但得出一个结论,题海战术就是骗人的。
后来,看了《刻意练习》才知道,一味的进行大量的练习,是没有用的,还要有反馈和修正。虽然,对答案得到了反馈,但却没有做修正。因为觉得看了答案就学会了,何必再做一遍,浪费时间呢。所以,正确的练习方式是练+改。也就是重复和回忆。具体做法:
1. 重复练习解答一些重要的问题
2. 练习后,合上书本努力回忆每一个步骤的原理和做法
3. 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再次练习和回忆。直到像歌曲一样在脑海中流畅地播放
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回忆,加强大脑链接组的链接强度。同时,不断的练习还会深化理解,得到新的启发,从而促进新树突棘的形成,并链接其他大脑链接组。当某一个学科的大脑链接组足够多和紧密时,也意味着可以使用它来解决问题和取得好的分数。
当下,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创新。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把不同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发明是无中生有。想要创新就要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就避免不了,学习不擅长的内容。另外,随着职务的变化,也可能要学习不擅长的知识。所以,这不是只有学生才会遇到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将面临的问题。
总结起来,8个字:隐喻创建;练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