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彤彤的口头禅变成了三个字:都怪你!
都怪你妈妈, 把小兔子弄坏了!
都怪你,饼干没有了!
都怪你,彤彤摔倒了!
起初,我只觉得有趣。
看来,彤彤的语言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了,只要有人说上一句,她立马就能有模有样的跟着说出来。
直到今天早上,我把粥盛好端到餐桌上,让她先吃,自己去厨房炒菜。
“勺子掉地上了!”
我正在厨房忙碌着,突然,彤彤在客厅大声喊起来。
我跑过去帮她把勺子捡起来,洗干净后再递给她。
出乎意料的,这次,彤彤没有像往常一样,跟我说谢谢,反而一边接过勺子,一边说道:
“都怪你,妈妈!”
我有点不悦,脱口道:“怪我什么?”
“你把勺子弄到地上去了!”
彤彤把手里的勺子高高的举起来,看着我道。
“可勺子是彤彤自己不小心掉到地上去的啊!”
我试图纠正她的错误。
“勺子掉地上了,都怪你,妈妈!”
似乎为了让我明白她的意思,彤彤这次故意把勺子再次扔到地上,重复道。
这次,我没有再帮她捡起来,而是让她自己下去捡起了勺子。
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2岁半的彤彤也许还不懂“都怪你”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但至少,她已经知道,这三个字该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口。
比如,她的勺子掉到地上去的时候;
比如,她的小熊被弄坏了;
比如,她的积木找不到的时候;
……
也就是说,只要在她看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她的嘴里就会不自觉的蹦出“都怪你”。
哪怕,也许她的本意并非是想要指责谁,或是推卸责任。
自然,我不能再让女儿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了。
但如果不是她平时听身边的人说起过,又怎么会,动不动就从嘴里冒出这三个字呢?
虽然不知道她是跟谁学的这句口头禅,但我决定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以后尽量避免,从嘴里说出这三个字。
2
晚上睡觉前,彤彤吵嚷着要自己脱袜子,我便依了她。
等了半天,小丫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脚上的两只袜子给拽了下来,但因为用力过猛,袜子都被她甩到了地板上。
我一边帮她捡起地上的袜子,一边脱口而出:“你看,袜子都掉地上了,都……”
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的当口,我停顿片刻,生生把后面两个字咽了下去。
没想到,彤彤立马会意,帮我把话说完。
“都怪你,妈妈,袜子掉地上去了!”
小丫头一边说,一边咯咯笑着,丝毫不以为意。
“没关系,妈妈帮你捡起来。”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没有再去刻意纠正彤彤,轻描淡写的转移了话题。
此后,为了让彤彤淡忘这句口头禅,我每次开口,都尽量三思而后言,生怕自己再说出什么不好的词语,带坏了她。
直到那天,我和老公在车上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我脱口而出:“都怪你……”
话音刚落,彤彤就跟着重复:“都怪你,爸爸!”
那一刻,彤彤本能的模仿和重复,仿佛给了我一记重击。
彤彤为什么会一天到晚念叨着“都怪你”?
很明显,是模仿我们大人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我这个当妈的。
而我呢?
我又为什么每次都会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都怪你”?仅仅是惯性使然吗?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深刻的问题,
如果我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正视这个问题,而仅仅只是为了避免彤彤模仿学习,而刻意在口头上回避“都怪你”三个字的话,到头来,只能自欺欺人,治标不治本。
因为,保不齐下一次什么时候,我一生气激动起来,又会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都怪你”。
又或者,万一下次再和老公发生纠纷,我就能忍住不吵,忍住不从嘴里吐出那三个字?
说来说去,还是我的心态问题。
3
为什么每次一和老公吵架,或者我们一遇到问题,乃至分歧的时候,我就会脱口而出“都怪你”呢?
无非,是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作怪,我潜意识里想要逃避责任,想把过错都推给对方。
这样,哪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至少我的心理负担减轻了不少。因为我的主观意识告诉我,造成现在的结果,都是因为老公,都是他的错。
至于说到彤彤每次弄翻饭碗,弄掉勺子的时候,我脱口而出一句“都怪你”,并非是我不能理解,处在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她难免会犯错。
而是我自己,对于每次要重新给她洗碗,洗勺子,乃至拖地等等多出来的家务,心里总有不满和不情愿。
而那句“都怪你”,其实我心里明白,根本不是彤彤有什么错,而是我在发泄自己整天带娃做家务的烦躁和疲惫。
其实细究起来,无论是面对老公,还是面对彤彤,我脱口而出一句 “都怪你”,都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有什么大错,而仅仅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都怪你”不过是我内心的一种本能的防御机制和逃避反应的外在表现,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4
站在老公的角度,遇到问题,我不帮忙分担也就罢了,还伤口上撒盐,对他一通指责, 张口就来一句“都怪你”,仿佛一切都是他的错。
原本一件小事,却上升到了是非对错,乃至对彼此的人身攻击上来了。自然,我俩的架也只会越吵越烈。
站在彤彤的角度,2岁半的她,眼下正处于叛逆期。
如今越来越有自主意识的她,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自己来,这个过程中,自然难免各种麻烦不断,小错常犯。
不管我说不说那句“都怪你”,她都不会停下独立和探索的脚步,我的麻烦和担心也不会因此减少。
相反,由于好奇和模仿心理,她会不自觉的模仿我的一言一行,以至于“都怪你”这三个字,一度成了她的口头禅。
自然,这个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
痛定思痛,要想让“都怪你”彻底的从彤彤嘴里消失,我就必须要真正意识到,并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认知和做法,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再说“都怪你”。
昨天,因为老公的拖拉和耽搁,等我们到家时,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因为还要送彤彤去镇上医院体检,一路上,我又急又气,几乎就要像往常一样,脱口而出“都怪你……”,抱怨他一通。
但话到嘴边,我忍了下去,我问自己:
骂老公一顿,就能解决问题吗?时间就能回到三点钟之前吗?
显然不能!
但因此和老公争吵起来,却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开车速度,自然,我们去医院的时间只会更晚。
那我该怎么做?眼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想清楚这一点,我看了看手机,对老公说:“已经三点多了,也不知道,现在去医院还来不来得及。”
“都怪我不好,刚才耽搁了,我再开快点,应该还来得及。”
老公主动承认错误,改变态度,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最后,因为他加快了速度,我们总算赶在医生下班前,给彤彤弄好了体检。
而这整个过程中,除了我的心理有过波动以外,其他一切正常,仅仅因为我少说了三个字。
因为我心态的改变,随之而来的,除了“都怪你”三个字在日常交流中的减少,不知不觉中,彤彤的口头禅也消失了。
5
但与此同时,却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出乎我意料的改变。
“妈妈,没纸了!“
我蹲在卫生间马桶上,彤彤也一路尾随了进来,要拿纸帮我擦屁股。
“那现在怎么办?“我看着彤彤,故作一脸担心。
“有了,有纸了!“
小丫头看了看空空的纸筒,推开门跑了出去,很快就拿着一袋纸巾跑了进来。
原来,她把客厅桌子上的那包餐巾纸拿过来了。
“妈妈,你看,有纸了!“
彤彤一边兴奋的喊叫着,一边从塑料盒里抽出一张纸递到我手上。
“彤彤真厉害,找到纸了!“
看着此刻兴高采烈的小丫头,我欣慰的笑了。
原来,一旦我改变了对人对事的方式和态度,受益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在无形中影响了女儿。
她不再把“都怪你“三个字放在嘴边,相反,当遇到问题时,她学会了主动思考,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
其实,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如果你发现孩子身上有了不当的言行举止,先不要忙着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要为了教育孩子,而刻意扮演一个表面上的完美父母。
先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
是不是自己平日里就有这些不好的言行举止,然后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
所谓育儿即是育己,只有当你自己从内到外,真正有了改变和进步,才能真正改变,并影响到孩子。
最好的教育,是为了孩子,不断反思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乃至更好的父母。
谢谢您的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