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登读书上听了
《思维的囚徒》,
里边有一个观点,
为什么人们会进入到思维的囚牢当中去呢?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
人天生是习惯的动物。
人们其实并不喜欢思考,
人的大脑不是一个喜欢思考的机制,
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
你的大脑思考得越多,
耗能越多,
而且耽误打猎,
所以人们依赖习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发呆很容易,
思考、学习很难,
因为发呆不需要消耗能量,
发一天呆也不累,
思考、学习、集中精力需要消耗能量,
一会儿不喝点儿“六个核桃”或者“生命一号”就觉得脑子不够用;)
有人说,
好多人自以为是思考,
其实是重新整理了一遍自己的偏见。
我们脑海当中有偏见,
我们不断地加强它,
不断地丰富它,
认为我们这个偏见越来越正确。
然后每一次认真地梳理一遍,
认真地思考一遍,
加强自己的偏见。
然后跟别人解决不了的矛盾,
依然还是解决不了,
找不到一个灵活性的出路。
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里举过一个例子,
说他的一个学生平时学习很用功,
每次上课都把笔记记得满满当当,
可是每一次考试成绩并不好,
最后发现问题就出在,
这位同学经常缺乏思考,
记笔记也仅仅是记了而已,
经常在同一个问题上跌倒,
自己并没有真正总结,
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这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吧。
我也是这样,
小学的时候如果考不好,
回家就跟家里人说,
“同学们都差不多,
我的成绩是中等偏上,
差不多了”
这种差不多就行的习惯是在若干年后猛然发现的,
在那之前并不知道,
一个标准的差不多先生。
MC Hotdog - 差不多先生(伴奏00:0004:27
去年意识到自己这种差不多就行的习惯不太好的时候,
想要改变。
碰巧单位要搞两年一度的迎少数民族运动会技能比赛,
机会来了。
笔试环节准备非常严苛,
答题要准确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差,
用了很大的精力准备。
临考前,
信心满满,
卷子发下来,
题目都会,
也许是太想拿第一,
以此来跟那个“差不多先生陈”告别。
考试从头到尾基本手都是颤抖的,
尽管一直在做心里暗示,
别紧张,
别紧张,
但全程除去最后一道自由发挥论述题,
其他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都是颤抖中度过的。
当年高考也没这么紧张。
高三那会儿有一个复读生说她高考时激动的名字都忘了怎么写,
当时还不理解,
觉得不可能,
那天算是体会到了。
人在特别想要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
是会在最后的关键环节激动到控制不住自己的。
思考,挺难,
改变习惯,也挺难的,
潜移默化,慢慢来的习惯或许更简单一些,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懒得思考是因,
按习惯行事是果,
习惯又是因,
后边又有果。
习惯了差不多,
就习惯了做不到最好,
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刷抖音、玩游戏,
或许就习惯了每一次的空虚、无聊,
习惯了看书、思考,
就习惯了内心的丰盈、笃定,
习惯了跑步,
就习惯了健康与自律,
习惯了笑,
就习惯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习惯了在家吃饭,
就习惯了陪伴与真正的阖家欢乐。
(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想到1980年出生的人已经四十了,
也就是说,
悄无声息的,
八零后已经集体奔四了。
奔4 都奔腾4了 那些歪理邪说怎么还有人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