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给予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然而在这同样24小时里,有的人能做出非常伟大的事业,而有的人却是碌碌无为,当你叹息着跨过最后那一秒迈入新的一天时,有的人却是昏昏沉沉早已在梦中,你以为你用时间换得了效率,其实你只不过是在消耗仅有的短暂时间来寻求安慰。
在正式进入我们的主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都是我高中同学,暂且以A,B来称呼吧,A是典型的非常努力型的人,无论是上课的还是下课,几乎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抱着书本的人,在高中那个时间节点,见到他晚上熬夜奋战到晚上十一二点更是家常便饭,而B恰恰相反,下课了绝对是第一批走出教室的人,当所有人都在披星戴月的为明天作业而发愁的时候,B却早已鼾声如雷。如果非得以努力成功定律来定义的话,那么A的成绩或许是远远高于B的,而事实却是恰恰相反,A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同学们私下曾经不止一次的讨论,难道老天爷真的会让一个什么都不付出的人去获得他所苛求的一切吗?答案是否定,这就涉及了我今天要说的一个话题,“假努力与低效率与时间的关系”。
命题的真伪我不去求证,相信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听见这样一个声音,那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我比他努力了,但是效果却没有他好呢?我们常常看见,有的人会在一大早就去图书馆,然后在月明星稀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寝室,而有的人,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在教室坐俩个小时,所获得的东西都远远高于前者。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付出了时间却没有赢得效率?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样一个关系:花费时间多≠效率≠成绩≠效果 ,而 时间高效=高效率=高成绩=良好效果。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骂我,这不是废话吗?怎么感觉你前后矛盾了呢?其实这悄悄是我要引入的话题–时间的高效管理。
同样的24小时,有的人可以处理数以万计的数据量,而有的人却对一张几十人人数据表格发呆,有的人吃饭的时间可以背上上百个单词,而有的人却连自己要做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这在我看来,就是时间管理的缺乏。
在我的认知中,时间管理是合理的规划+有效的工具+娴熟的技巧
时间管理
- 明确自己要做什么
面对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似乎都有了一种“病”,时间拖延的疾病,明明只是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情,非得花上数个小时来完成。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病”,我们得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预估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人都以为这刀是工具,是方式方法,其实不尽然,这刀还应该是一个详细的计划,就好比砍树,我是先把南山砍了?还是北岭砍了?是东方树密还是西方树大?在砍树前我们就得做好详细的计划。同样做事情也一样,当我们计划好以后,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简化流程。关于时间计划定制的方式方法,这里我不过多阐述。
2.明确自己要做事情所需的方法
方法?工具?当你头脑里首先弹出这两个概念时,就说明你还是对于做事效率的追求有所探寻。这里我简单说一个例子,拿做一张海报来说,传统的方式方法是什么呢?打开我们的IE,搜寻所需的素材或者模板,以国人的尿性,很可能还得在输入框里打上“免费”二字,然后当花费了几个小时找到所需的素材的时候,又慢慢打开PS,各种切图,抠图,终于在花费了一个下午后把海报做了出来。然而,如果不是专业的设计师,我们需要去做原画?当然是不了,如果只是需要最终的成品,我可以告诉你你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做成的海波我只需要十分钟吗?你可能觉得吹牛,然而事实如此,不可狡辩。所以说:明确自己要做事情所需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3.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思
传统的思维方式或许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我们做事情带来了一定的经验好处,然而,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带来一定的弊端。假如现在需要你收集六十人包含姓名,电话,性别等等十几项的信息你会怎么做?传统的方法是建立一个EXCEL表格,然后把收集而来的信息一个一个填入。哪怕一个人只是一分钟,你也得花费一个小时,然而现在我同样告诉你,我只需要十分钟,你会不会又要骂我呢?其实很简单,结合上述我说的第二点,选择一个好的工具,比如调查问卷,花费五分钟建立一个问卷,再分发问卷到信息收集对象填写,再花费五分钟排版数据,一切只需要十分钟。所以,改变做事的思维方式很有必要,整合所有人的时间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