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现在有个剧情很火。
大意是在超市,随意拿了两支冰淇淋,结果被老板告知要三十多元。 震惊之余,在同伴眼神的示意下,赶紧换了两支。
当新的冰淇淋拿来,再一次问老板要多少钱时,这一次答案成了五十多。
这个剧情还有另一个变种。
就是去超市后,没问价格,直接撕开一个冰淇淋边吃边买单,最后含泪掏出二十多元买下这支雪糕。
这两种搞笑剧情能火起来,反映出公众在某种共识上,达成了一个集体吐槽——
现在的冰淇淋,真的是太贵了。
明明以前的冰淇淋五毛一块,几块钱就能吃到有巧克力的高端产品,现在价格几乎是翻了十倍。
视频的评论下,有很多网友把涨价缘由归咎于冰淇淋的“网红化”。
但那些以往冰淇淋老厂都哪去了呢?
2018年7月21日,光明乳业旗下的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发了封致消费者信。
信上主要回应了两件事。
一是,我们实在顶不住了,要涨价。
盐水棒冰从原来的0.7元涨到1元,绿豆棒冰从1元涨到1.5元。
二是,对消费者问到的,为什么在周边买不到光明冰淇淋做出了回应。
并表示会努力拓展新的销售渠道。
关于涨价这件事,信上给出了解释:原材料、包装、人工上涨了,产品不涨不行。
光明这两款产品原材料主要是白沙糖、绿豆、红豆。
在食品商务网上可以找到了这三种原材料价格的涨幅趋势,基本都上涨了不止一倍。
人工这一块,工资现在较十年前,也明显翻了一倍不止。
如果细算的话,还应当加上十几年的通货膨胀率。
这种经营压力,更明显体现在财报上。
益民一厂2018年被光明乳业收购后,数据显示,在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而净利润只有59万元。相当于净利润率仅有0.53%。
这还是从18年开始,益民一厂将盐水棒冰和绿豆棒冰涨到了1元和1.5元后的结果。
冰淇淋没有想象得那么赚钱。
即使以国内冰淇淋龙头伊利为例,我翻了它2018年至2021年的财报,冷饮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没有一年超过10%,远不及牛奶,甚至打不过奶粉。
冰淇淋没有那么赚钱的原因,在于它的消费频次。
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冰淇淋属于低频消费品。
根据GlobalData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冰淇淋才刚刚接近3公斤,而年人均鸡蛋占有量约为22公斤,年人均消费大米约为110公斤,年人均酱油消费量也高于6升。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每年喝下的酱油,都要比冰淇淋吃得多。
季节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低频消费特征。
而且还存在一些其他产品没有隐性成本,如冷链运输成本,相对普通物流成本要高出40%到60%。 这是冰淇淋会要涨价的另一重原因。
薄利不一定多销,但多销一定是薄利的前提条件。
我国雪糕价格上涨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到2013年,随着奶、糖、巧克力等原料,以及人工、运输、冷藏等成本上升。
雪糕告别“一元以下”时代;2016年开始,搭上消费升级浪潮,国产品牌开始走高端路线,10元以内产品,成为了冰淇淋的主力军;
2018年开始,网红雪糕入局,雪糕步入10元以上的时代。 现在我国冰淇淋每年都会跑出很多新品牌,因为大家都看好我国冷饮市场的未来。
2014年时,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才708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直接翻了近1倍,达到了1380亿元。
且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冰淇淋还不到3公斤,这个数据不到美国年人均的八分之一,比隔壁的日本也还只到他们的四分之一。
而且现在尽管大家都吐槽冰淇淋太贵了。
可资本看数据说话,觉得高端冰淇淋市场依旧大有可为。
钟薛高在2018年双十一推出了打破当时市场定价天花板的“厄瓜多尔粉钻”,一只冰淇淋售假66元。上线仅15小时便售罄。
原通用磨坊(哈根达斯母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朱玺曾提到过,波士顿咨询2015年调研时发现,哈根达斯赚走了行业70%的利润,且有一半的销售额都由中国市场贡献。
考虑到中国人均冰激凌消耗远不如美国日本,哈根达斯能赚钱全因卖得贵。
因此,我前面在翻伊利财报时。关于冷饮项目,他们每年基本都在忙着推陈出新,这些新品口味、设计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贵。
美其名曰,产品升级。
便利店很难再有便宜的冰淇淋了。
就像光明冷饮回应消费者买不到问题时说的一样,我们只能竭力想办法多拓展新的渠道。
之所以要想办法拓展,是因为拓展困难。
一家零售商大约可拿冰淇淋售价30%~50%的利润。
同样的分成,一个能赚几块,甚至十几块,一个只能赚几毛。
冰柜里应该放哪个,还用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