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你根本没懂,但却以为自己懂了。《认知突围》这本书就是颠覆大部分人的固化思维,戳中认知盲点,提升认知能力的一本书。
p16
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
我们都常说,道理我都懂,我只是懒,这句话另一个解释就是耳熟能详的“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你以为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其实你并没有真的懂,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它不一定能带你走向你想要的结果,所以你只是知道了,但没有按照道理所讲的去践行。而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认知能力不足。
你有没有想过,是你真的懂了还是不懂装懂?如果明明不懂却以为懂了,又怪道理没用,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那么判断这个道理是不是真懂、愿不愿意懂、值不值得懂得标志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按照道理所述去“践行”。
A1:联系旧知
拿看书这件事来说,之前我也偶尔会看,但全凭心情,写就更不必说了。但清单营期间就是外部力量强制自己在看书。一是交了押金,不完成200块钱就没了。二是集体的荣誉,排长催、班长催,不完成就会拖集体后腿。三是自己承诺过,大家都能完成,自己完不成会很愧疚,很没面子。在这种诱惑和压力下,可以坚持下来。
但假如没有这些外出的力量,提前也没有这种仪式感,就光告诉我,你读十本书,一天读一本,每本书读完之后再写出十个要点,一定会有收获,光讲这样的道理,我肯定没法坚持下去。因为我的认知不会看这么远,甚至这种回报可能都是隐形的,我自己无法预测,所以自然动力不足,无法坚持。但是另一些人眼里,这种回报却是清晰可见的,于是他们会选择坚持,选择努力。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A2:获得新知
当我们在处理一个任务的时候,知道它重要,但就是不愿意做,其实症结就在于,我们对这件事有错误的认知,它在心里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也就没有动力了,这时懒惰也就上线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学会分解任务
比如看书这件事,是一个长期的事,为了养成这个习惯,每天都坚持看1-2小时。每天早上看一部分,晚上看一部分,按章节来分。
2.找个同伴
我觉得这个太重要了,也许一个人走得比较快,但一定走不远。还拿读书这件事,这是一个长期的事,如果想要坚持下去,找个同伴很重要。比如有一天我比较忙,等到有时间可以看书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半了,看完再写就很晚了,中间还睡着了,但还是坚持写了。原因就是同伴的力量,他在前一天也是因为意外很晚了,但坚持写了,他都能坚持我怎么好意思不坚持呢?就这份力量支撑我完成了当天的任务。
3.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
一件任务没有完成,后果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它的判断是主观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加工,想象这个结果。比如我今天很不想去学车,太阳太大了。但我想着我不去,下次去了又会被教练不停地说。如果不去可能这个月就不能考试,不能考试下次再考我又全忘了,还会影响我整个五月的事情。想着这些问题就必须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