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片老龄林直径一米的圆内,生命蓬勃,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作着。
作者把他所圈出的直径一米的圆称作坛城,这块小地是自然界的缩影。值得注意的是坛城的意义,一是创作过程要全神贯注,二是要留意一种混杂和融合地平衡关系,三,也是最重要的坛城是对生命之路,宇宙以及佛教菩提的重构。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一块直径一米的圆形地更深层次的思考。戴维认为,凝视一座坛城,提升自己心灵。
然而还是不能很好揣测为什么森林是“看不见”呢?是其他人不去看这真正的森林,只顾着走遍整个森林去量度吗?还是不能只靠肉眼去观察,还要用心去感受才能看到一片真正的森林吗?看来要一番思考。
从一片掉落的金黄银杏叶中,嗅到冬天的气息;从一粒滚动的沙子里,窥见整个世界。戴维的《看不见的森林》,包含了生物学知识,人生之道和佛理,作为一本大篇幅讲述坛城内生物各种特性的书,却能够做到文字优美,描写详细生动,不可不说是难能可贵。
并且在我看来,戴维是个虔诚而又天真烂漫之人,《实验》一章中他真是个疯子(并非贬义)。在连鸟类也会冷死的冬日,刺骨寒风,戴维脱去所有衣物体验与坛城中的它们同样的感受,疯狂之中却是一种来自原始的心灵跃动。一个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人,又怎么不会感受到来自自然的生命哲理,又怎么不会具有自然给予的巨大智慧?
从无限小的事物中寻找整个世界,只看到一个坛城,风吹,草动,呼吸,绽放。色彩绚丽的地衣,单纯剥削者铁线虫,唯美的雪花……春夏秋冬,一年的自然。作者怀着对原始森林的敬畏,将知识与禅思相结合,写出这本自然之书。
书中有意思的东西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其中很有趣的言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被描述成一种危险、活跃、有毒的化学物质,原来我们的生命依赖于远古时代的一种污染物!还有自然选择的悖论“通过死亡,达到生命的逐渐完善”,既有意思也值得深思。
第一次接触自然文学,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当然,更多的是对这本书魅力的认可。 我也愿找到自己的坛城,坐观云来云去,坐观花开花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