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的记忆------包拯
秋园
小时候看戏,最喜欢黑老包出场。黑老包一出来,唱腔高亢,人多势威,很热闹。戏结束时包拯怒除奸臣,大快人心。最难忘黑老包额头上的“月牙”,问大人们黑老包脸上为啥会有“月牙”。大人们说:“黑老包小时候一边读书,一边放牛,因为读书非常用功,不小心让牛踩了一下,就留下了记号。”后来知道黑老包脸谱黑色代表刚正,红色代表忠义,额头上的白色“月牙”代表昼审阳间夜查地府。
包拯生于999年,比欧阳修大八岁,比范仲淹小十岁。包拯的父亲是举人出身,家境比较殷实。从包拯发展历程来看,包拯小时候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包拯29岁科举及第,并且进入一甲30名内,这一年和他同科的人非常出色。韩琦、文彦博官居宰相,王尧臣、赵概、吴育等官居副宰相。包拯及第后被派到江西永修当知县,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包拯依然辞官,回到合肥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侍奉双亲。包拯在家呆了10年,送走了父母,在家乡人的劝勉下开始真正走上仕途。10年侍亲,可谓至孝。不但看出包拯不迷恋做官,而且也体现儒家教育孝为善首精神。当然,这十年侍亲,也为包拯以后的仕途积累了资本。
包拯的仕途充满了传奇性。包拯39岁出任安徽天长县知县,64岁在枢密副使(副宰相)的位置上与世长辞,为官将近26年,升迁27次。包拯的升迁与他的秉性刚正和忠君亲民紧密相连。42岁出任广东肇庆知州。这是一个盛产砚台的地方,以前的官员借机砚台上贡,大肆掠夺,贿赂京官,百姓苦不堪言。包拯到任后,如数按朝廷摊派上贡。在位三年,不但没有多摊派一方砚台,而且离任的时候,自己没有带走一方砚台。
由于包拯在肇庆清廉爱民,当朝宰相吕夷简大力推荐,包拯调到中央任监察官。这开启了包拯仕途的快车道。包拯到中央后,赶上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本来包拯应该归到保守派阵营中,因为推荐包拯的人主要是保守派。在保守派和改革派斗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名不见经传的包拯上书反对改革派的人事制度改革,这让保守派信心大增。后来保守派取得胜利,改革派主要人物遭到打击。这时包拯又上了一道奏折,不但要求保留部分改革内容,还且还替一些受打击者鸣不平。这让一些人大惑不解,但这件事充分表明包拯为人为官独立不惧,公平心正。
现在三门峡地方还流行一句方言:包弹。往往评论人的好坏,一般都说“有包弹”或者“没包弹”。这句方言就是包拯经常弹劾官员留下的。仁宗皇帝宠爱张贵妃,国丈张尧佐平步青云由知县升为三司使(财政长官),一年之内升迁四次。这让刚正不阿的包拯十分不满,由此拉开了弹劾国丈的序幕。奏折上去后,仁宗一意孤行,国丈官职不降反升。这更引起了包拯的不满,接二连三的上奏,并且和谏官们一致要求廷辩,就是和皇帝面对面理论。廷辩的时候,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拂袖而去。回宫后张贵妃问消息,仁宗冲她发了一通脾气:“包拯向前说话,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御使乎!”包拯前后共弹劾六次国丈,终于使皇帝罢免了张尧佐的部分官职。虽然这次斗争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但是包拯所作所为正像自己写的诗句: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戏曲中包拯总是在开封府办案,实际上包拯到开封府任职已到了58岁,他只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一年有余。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大有作为。任职几个月后,开封西南惠民河涨水,淹了南半城。包拯一调查,原来屡疏不通的原因是达官贵人在河两岸占地修豪宅,还堵水筑起了“水上公园”。包拯立即下令将这些花园水榭全部“毁去”以泄水势,“人患”一治,水患自然解除。包拯这一举动可谓石破惊天,威名大震,京师老百姓都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现代认为,干扰司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亲情,权利,金钱。包拯面对贵族权势,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受外围因素的干扰,树立了人间正气。
我们现在都希望“包青天”出现,其实包拯为官断案记载的不多,除了比较有名的“牛舌案”,值得称道的是包公斩舅。包拯在地方做官时,一些亲戚仗着包拯权势,横行霸道,违法乱纪。其中就有包拯的堂舅,包拯大义没亲,把这位堂舅绳之以法,其余都不敢胡作非为了。这件事被后人改为《铡包勉》故事,只不过当事人变成了包拯的侄子。
公元1062年,包拯在枢密院处理政务时突然发病,自此卧床不起,一代名臣,与世长辞,享年63岁。包拯有一个孩子叫包繶,包繶长大后,娶了淮阳崔氏为妻。崔氏出身名门,外祖父是三任宰相的吕蒙正。不幸的是,崔氏结婚后的第二年,包繶就病故了,留下一个儿子名为包文辅。此时的包拯,己经55岁。祸不单行。就在包繶死后没几年,他留下的儿子包文辅也夭折了,死的时候才五岁。无情打击落在包拯身上。幸好儿媳崔氏十分孝顺,把包拯和妾孙氏生的孩子保养了下来,取名包衍。这样包拯总算延续了香火。包拯死后,儿媳崔氏对包衍视
如己出,一直把包衍抚养成人。而包衍对长嫂崔氏,也当自己的亲生母亲看待。包衍成人后,崔氏为他娶妻成家。之后,又派人到开封寻找孙氏的下落,并把她接到了合肥,让他们母子团聚。这件事后来也被移花接木,故事的主角变成包拯自己本人了。包拯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了四朝宰相文彦博的儿子。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物被神化了,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包拯。这两个人物成为人们的心理英雄。每一个民族都有追求英雄的心理情节,英雄的神圣化代表的是一种道德诉求。这种道德诉求反映的是当时公共秩序的衰微,当我们把这种道德诉求倾注在英雄身上时,我们更应该去改善身边的公共秩序。因为英雄人物是不能完全拯救公共秩序的,公共秩序的改善需要执政者的集体意识和普通民众的权利干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监督的是身边的执政者,拥护公共秩序的建设者,罢免公共秩序的破坏者。也只有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得到公平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