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阿特拉斯耸耸肩》,貌似仅看过的几个长篇,都是近两年才有耐心翻完的,对普通人来说,年龄的增长与耐心的增长,难道真的成正比吗?
即便是能够沉下心来看书的几百天里,也很少有机会一段时间耐心只看一本书,因此制订每天最低十分钟的读书练习,对懒人来说还是有效果的,持续保持!
听过这本书名,大概是两三年前的事,和菜头和连岳在公号、回复中多次提及,可看着微信读书里上下卷4400多页的数据,不敢轻易触碰。
直到机缘巧合,看过作者安·兰德的另一本《源泉》——她曾提到《源泉》是《阿特拉斯耸耸肩》的序曲,又在公号留言中经常看到书中定海神针作用的一句话“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才有了动力来啃这个大部头。
刚开始,是当做爱情小说来看的,一个专注于事业有头脑的女人,几个全部钟情于她又有着超常商业能力以及思想深邃的男士,与一大群不愿思考只想获得控制权的“驻虫对手”交锋,会让人有猎奇的心理。也确实因为有着断断续续的爱情片段和跌宕起伏的商业黑幕描写,才让我能够撑着读过大段哲学思考式的表述后,仍有心情津津有味看下去。
所谓外行看热闹,就是这样的感受吧。
多少还是受到书中一些思想的影响,虽然与以往几十年接受、已渐渐固化的价值观完全背道而驰。比如自由的前提是完全对自己负责,极度推崇自由贸易,旗帜鲜明认为金钱不仅不是“万恶之源”、反而应该充当引领者的角色,阶段胜利的背后会隐藏着无底的深渊,苦斗是追求价值的必经之路,等等。
有时候读着读着仿佛进入了另外的世界,就象女主塔格特因飞机失事坠入神秘山谷,而看到完全不同的天地一样。美妙之处在于,曾经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图景”,竟已被创造出来,且有优秀的人不断加入跟随,尽管这个群体太小众化,却已形成独立的小圈子。
而我,更象是在隔着海市蜃楼艳羡。书中独立思考能力强大的几位主角,在腹背夹击的生存状态下,坚持不放弃最初理想,在作者妙笔生花之下,最终成功或开创、或融入了乌托邦性质的峡谷——坚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极有可能实现,兰德也是理想主义的坚定追随者。
而被现实生活同样迎头棒喝的大众,遇到失意事时,却经常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即便想去那个神秘世界,也无从得知,或者因不能完全为自己行为负责被拒之门外,不得不生活在动乱和水深火热中,甚至失去生命的动力。
古希腊神话中的擎天巨神阿特拉斯作为点睛的书名,仅有一次被提及。当里尔登为了对抗“掌权派”,历尽波折苦苦维持商业帝国运转,坚持不放弃,却被索取者们持续压榨时,已准备加速抛弃和毁掉“旧世界”的弗兰西斯科,用这个神话人物做比喻,让里尔登在尝试背负不动贪婪时,多考虑下自身的感受——耸耸肩变得轻松些。
世界离了谁都能转动,哪怕最终变得一塌糊涂,也是一种选择。甚至,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在重塑世界前,希望让"毁灭者"自主加速摧毁去做的事情。
联想到中学历史课本中朝代的更迭,天下大治,必先天下大乱。或许破旧越快,立新机会越多,确有一定道理。每一次变革,都需要强大内生动力,才能实现即得利益者群体的轮换。
小说中描述的乌托邦过于理想化,或许因太过纯净难以存在。现实中的伊甸园,分化不会过于明显,并不会象书中描述的,只要少部分精英以消极对待,就会乱成一团糟,最终再由他们充当救世主的角色,让世界机器重新运转。
可小说与生活并非没有交集。现实中,"二八法则"使社会分层界线依然分明。普通人因自由意味着责任、痛苦的变革而恐惧自由,精英阶层却愿意抱着“活着就是折腾”的想法,不断打破规则、建立新秩序,同样存在少数创造者和多数索取者,稳定的状态是因为还能保持平衡而已。
读罢掩卷,心知做自由人比想象中困难数倍,却仍希望为自己创造自由的机会。不断增加耐心、更加关注长期的成长,间歇克服亘古不变的人性弱点,有机会成为兰德思潮推崇小众的一员,保持“折腾”心态时间更长一些。
虽然道路漆黑一片,但它却通往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