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际沟通技巧非常受重视。管理类畅销书作家卡迈恩·加洛 (Carmine Gallo) 认为,掌握古老的、能够说服人心的艺术,会给人带来竞争优势,它不仅能让你不被技术淘汰,还可以将你和同行区别开。接受沃顿知识在线广播节目采访时,他解释了为什么沟通能力如此重要,以及如何说服对方改变主意。
加洛说,虽然现在沟通工具改变了,人们会使用PPT等工具进行演示,但人类的大脑并没有改变,“我们喜欢的沟通方式,通过叙述故事,通过情感,通过共鸣来处理信息的方式,并没有改变”。
在写作新书《出色沟通的五星秘诀》(Five Stars: The Communication Secrets to Get From Good to Great)之前,加洛与许多科技公司CEO和高管做了交流,他发现,这些公司正在努力以一种清晰易懂和容易记住的方式来包装信息。
比如,商业软件公司思爱普(SAP)聘用了一位营销经理,但她的头衔是首席故事官。思爱普发现自己没办法和客户讲述、讨论复杂的工程术语,因为它们太复杂了,于是他们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销售产品。网络分析专家、谷歌高管阿维纳什·考希克 (Avinash Kaushik)告诉加洛:“我们(谷歌)可以拥有世界上的所有数据。我们也可以获得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好的数据。但是,如果我们无法将这些数据传达给客户,展示如何应用这些数据,让业务变得更好,那我们就是失败的,这些数据就是没有意义的。”
加洛发现,这些公司在讲故事时,使用的依然是人们数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技能;商业领袖在演说中,依然会使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服三部曲”(three-part formula for persuasion)。说服三部曲就是说,为了能说服对方改变主意,你需要做三件事:第一,人品(ethos)。你要具备信誉和品格。第二,理性(Logos)。你的论点要有逻辑结构。在商界,这意味着要有支持论点的数据或证据。第三,情感(emotions)。这点很关键,如果你没有情绪(pathos),那就无法说服对方改变主意。加洛说,“关于人性的一切,无论是股票市场、项目投资还是投票选举,都基于情感叙事,人们以群体和个人的身份,互相叙述有情感的故事”,但现代人常常忙于理要点、给事实、铺信息,“忘记了人们会因情感而被感动”。
平台战略已经成为当下商业世界中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平台战略,比如苹果、亚马逊、脸书、阿里巴巴、腾讯。它因此也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在《战略思维》这本书里,两位商学院教授以三位全世界知名的企业家为例,介绍他们是如何搭建平台从而赢得竞争的。这三位企业家分别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英特尔的传奇CEO安迪·格鲁夫,以及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这三位明星企业家,在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程度上都意识到,“ 培养外部合作伙伴,比自己尝试所有潜在的创新要好,平台与生态系统的思维,帮助微软、英特尔和苹果主导了竞争,产生了巨大的财务收入。”
作者把这三位商业巨星对平台的思考总结为四个步骤,分别是:1.考虑平台,而不仅仅考虑产品;2.考虑生态系统,而不仅仅考虑平台;3.创造一些自己的重要平台补充;4.发展新的平台以避免被淘汰。
先来看第一步,考虑平台,而不仅是考虑产品。
在这三个商业巨星中,盖茨是最早具有平台意识的。尽管盖茨经常被人批评缺乏真正的远见,微软扮演的角色往往也不是突破性产品的发明者,而是快速跟随者。但是,在“理解个人电脑和软件产品的重要性,以及理解行业平台和网络效应”方面,盖茨要远远胜过他同时代的企业家。
1980年,微软还是一个很小的创业公司时,它得到了一个跟巨头IBM合作的机会。然后,盖茨做出了商业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不是把操作系统一次性卖给IBM,而是保留把操作系统授权给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的权利。微软后来把自己的操作系统授权给随后出现的众多电脑制造商,让操作系统成为一个平台。
格鲁夫认识到这一点要晚一些。在1990年左右,格鲁夫决定,英特尔的芯片,尽管在摩尔定律的驱使下不断升级换代,但是,每一代芯片,都要有同样的架构,都要“反向兼容”,也就是说,每一个新的芯片都能运行前一代芯片支持的软件,包括微软的操作系统,以及所有为这个操作系统写的应用。格鲁夫这时意识到,重要的不是某一代芯片有多强大,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平台。
乔布斯可能是最勉强的平台支持者。他曾说过,要等他死了,iPod才有可能和Windows电脑兼容。不过,苹果还是在2003年10月发布了iTunes软件的Windows版本。效果是惊人的:2003年6月之前,用了18个月时间,苹果卖了100万台iPod;2003年6月到2005年底,iPod卖了1200万台;到2007年底,苹果卖了1亿台iPod,是苹果电脑的10倍。
然后,更进一步,要创建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平台。平台业务的繁荣,不能仅仅依赖于自己,而是要靠其他公司的创新。正如乔布斯所说:“苹果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需要其他合作伙伴的帮助,也需要帮助其他合作伙伴,毁灭性的关系对行业中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就是一个最好的平台的例子。苹果把应用商店开放给全世界的软件开发者,这些开发者可以开发出新的应用,经过苹果来抵达到海量用户。这个平台上长出了很多大公司。美团点评CEO王兴在上市敲钟的当天,感谢乔布斯。而这些好用的移动应用,也让智能手机变得更有价值,通过手机就可以购物、社交、聊天、叫车等等。
对于微软和英特尔而言,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即使英特尔能提供很棒的微处理器,微软能提供很棒的操作系统,但如果用它们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是一台很差的电脑硬件,用户也不会去买。
在生态系统方面,英特尔推动了USB技术,来帮助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伙伴。在USB技术出现之前,将外设硬件比如打印机跟个人电脑连接非常痛苦,因为每个制造商都有不同的标准和接口。有了USB技术,一切就变得简单。
第三步是,“创造你自己的补充物。”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经常说一句话:其他人能做的就交给其他人做,其他人做不了的,平台自己来做。这些其他人做不了的,不愿意做的,就是必要的补充物。没有几个成功的平台能完全依赖生态系统合作伙伴。
除了有一些平台上的产品或服务是合作伙伴不愿意做的之外,还存在一个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如果平台上没有关键的、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平台就没有用户。平台没有数量足够多的用户,第三方合作伙伴就不会来为平台生产补充物。因此,平台业务的战略,有时还需要平台自己创造补充物,以推动市场起步。
以英特尔为例,英特尔卖出去的50%的奔腾芯片,都是跟英格尔制造的主板一起卖的。为什么英特尔要制造主板?因为,电脑制造商需要设计和制造新的主板,以适应英特尔的芯片。英特尔的芯片迭代速度非常快,不是所有公司都愿意投入这么大成本来这么做。于是,英特尔决定,自己做主板。
再来看苹果。在苹果的iPod面世时,当时市场上主流的音乐播放器,都没有自己开发音乐管理软件。但是苹果坚持自己做。乔布斯认为,软件是用户体验的关键,必须要自己做。包括苹果手机上的一些关键应用,也是苹果自己开发的。这样可以保证用户体验。
最后一步是:发展新的平台,以避免被淘汰。
如果说在建立平台的意识上,盖茨要远胜过他的同代企业家,那么在推出新平台的果决上,乔布斯则是遥遥领先者。用乔布斯的话说,你必须勇于吞噬自己。苹果推出了iPhone这个新平台,吞噬了iPod;后来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则在吞噬苹果自己的电脑业务。
乔布斯和苹果在跟过去决裂这件事情上格外擅长。乔布斯的理念是“没有救生船”,“救生船会让人变懒并且产生依赖性。”
没有更高的山,却还有更远的路✔路是前行,心在何方,已经没有路,不,还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