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法每天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子女来说,父母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间变老的,就像我们说成熟不是一点点的而是一瞬间的。
我们看不见她们身体一天天的变差,我们看不见她们慢慢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看不见他们的头发一下子就白了。
我们只会在某个不理解的瞬间,在那些“你怎么这都不会”“这些道理我都知道”“教了你几次了还老是问”的不耐烦的瞬间,觉得他们愚昧可笑。
而就在这个愚昧可笑的瞬间,却不曾发现,父母是真的老了。
张爱玲写过这样一段话:“妈妈们都有个通病,只要你说了哪样菜好吃,她们就频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厌烦地埋怨了为止。其实她这辈子,就是在拼命把她觉得好的,给你,都给你,爱得不知所措了而已。”想想自己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
假期兼职是和母亲一个店上班,她在大厅工作,我在前台,有天她休息,我下午就接替她班,除了正常收盘拖地到了晚上要刷地漏板,还要收拾卫生间,但是她不想让我干那些活,什么都愿意让我尝试,但是就不想让我碰一些脏活,她和经理说让她下午帮我干去,算她义务劳动,经理同意了才告诉我,我拒绝了她。但是她执意要去,最后我被调回前台,她才放心在家休息。每个父母都是一样,所有不好的都想自己承担,给孩子的都想是最好的。在她看来,我可以接受最累的活,是一种锻炼,但是在她身边的时候,一点脏活不想让我摸。她说年代不同现在孩子都干干净净的。她的文化不是很高,所以一直告诉我要凭文化挣钱。父亲的爱更是沉默不语,他对我们的爱就是每天往家里给我们带各种吃的喝的。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两个几乎不吃什么零食。
工作期间由于新年很多工作人员选择回家,前台就剩我一个人,她每天下午就会跑到里面帮我,她不爱学里面的东西,但是更不想看人多的时候忙不过来,有的顾客会吼。一开始单子上的东西她不太会看,就一直问我,特别忙的时候就会不耐烦,语气会不好。后来想想,我们总是伤害最亲近的人,她的本职工作不是前台,为什么要拿标准要求她。她没有义务每天帮助你,什么都要负责,只是因为爱。这种爱,它显得笨拙、愚钝、小心翼翼,又不知所措。为人父母,总是在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当别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父母,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当别人都在要求你有求必应时,只有父母,小心翼翼地站在你的身后,不敢声张,不忍打扰。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说他好像不记得自己爱过父母。我们对于父母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把最好的一切给了我们。
而我们却早已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直到许多年过后才明白,这最平实的付出中,你能看出他们多少苦心和不易。
鲁迅一生性情耿直,从来都是心口如一,从不违心屈从,唯独对自己的母亲妥协过,哪怕是最平常的起居生活,也是极为妥帖、恭顺。怕母亲孤独,把母亲接到身边,不管是出去还是回来都会告诉母亲一声,还时常带回些母亲喜欢吃的小食品。对于这一点我很自豪,虽然说大一些的时候会有自己的小秘密,会什么都不想让父母参与,但是我们养成的习惯就是无论去干嘛都会和家里说一声,至少她们想找你的时候知道你在哪里,不会在很晚的时候为你担心受怕。其实他们所祈求的真不多,一份简单、耐心而温馨的爱就足矣。
说到食品,在学校的时候我给家里邮了点小零食,老妈就夸我知道给父母买零食的就是长大了,这句话让我心里一颤,想想在身边的时候买东西和不在身边买东西是不一样。每次放假回家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回来别拿东西,太沉,家里什么都不缺。她生怕一点点东西会让你造成负担。
从小对我们的教育也很特别,不是某一天坐下来一味地讲大道理,而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开始教育,一件事做不好就自己反思为什么做不好,下次应该怎么做,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我们的教育却像一个专家。
每一对父母,都像是被施了魔法,总能把糟糕透了的日子过得稀松平常。他们从不会虚情假意劝你多喝开水,只会脚踏实地来爱你。
我们的父母都太“懂事”了,懂事到不约而同地学会了一件事——不给儿女添麻烦。然而他们都是技术不高明的骗子,最常说的谎言便是“别担心,我们很好。”
小时候总是教育我们要懂事的父母,如今,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也许有些道理我们以为是懂了,但我们不到当父母的那一刻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父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无条件对你付出的人,可能你长大有出息,很多人想让你尝尝高级昂贵的东西,但父母永远都是想让你吃一口最热乎最喜欢吃的饭菜的人。百善孝为先,不管你的父母出身什么样,文化程度有多高,给你的背景什么样都要孝顺。他们可以陪你长大,为什么你不能陪他们变老?这样对他们来说公平吗?有些父母哪怕是穷极一生,都会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目的是让你脱离社会的底层。如果你不会感恩,就算你在某方面获得了成功,但是你的生活也不会是温暖的,你感受不到乐趣更何谈幸福。都说长大是一瞬间的事,但成熟的开始,是懂得父母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