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鲜艳花朵还四处绽放的南方小城江门,今天下午,我参加了一场线下心理学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一次次谈话、一幕幕情景仍在头脑中回放,思绪仍在发散。
1
5分钟遇见1本书
今天的主导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叶海鹭老师。
活动伊始,第一个环节,她拿出自己背来的10来本书,让在场的每一位读友都选一本,必须选。选好后读上5分钟,然后请大家自我介绍,并简单讲一下为什么选这本书,读了一下有什么感受,平常读书习惯是怎样的。
有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武志红《身体知道答案》、周志建《跟家庭的伤说再见》、《活成你自己》、苏琴《有趣的人才有诗和远方》、松浦弥太郎《给40岁的崭新开始》、渡边康弘《高效阅读》等等。
比如有一位妈妈读到《跟家庭的伤说再见》中一句话特别有感触,大意是,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其实欠孩子一句“对不起”。比如大人没注意,在公共场合说话,没有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反而还怪Ta发脾气闹情绪;常常我们有功利心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说母爱无私,父爱如山,可是孩子其实对我们的爱,更纯洁、更无私、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比如有一位女士读《给40岁的崭新开始》,讲到现在40出头,非常喜悦接纳现在的人生,因为青春虽好,却不如现在成熟从容,充满智慧;希望在70岁时,也能说40岁时还不够睿智,而更喜欢七十的自己。是啊,我也会联想,7年后的自己如果可以给现在的自己一些建议,会说什么呢?
我随手拿到的是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去年开始从得到专栏知道武老师,也听说这个书名,只是还未看过。通过几分钟的阅读,我看了封面封底,又看了目录,讲到身体、思维游戏、潜意识、顺流概念。然后不由打开序言。
轮到我时,当时的感受大意如是:
1)没得选与主动选 比如活动开头环节选书(引申生活中其他选择),你的选择可能显示了自己潜意识的关注点、在意面;或当有一种随意选择到达面前,你可能会随缘;或当下发了一件事情,你可以去联想,这是宇宙想要给你怎样的启示。而主动选,当你有主动权时,你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吗,你会不会主动弃权而不自知呢?
2)读书方法 老师一开始讲到一个小故事,一位品酒师曾问,一粒葡萄最好的归宿会是什么?酿酒对吗?如何酿,用什么工艺,什么时候,由谁来酿。那么一个人呢,你的价值是什么,怎么来实现,与谁来实现,用多久。我在反思个人学习习惯,阅读方法可以不断优化,有导师引领更好。这是我之前一直缺的。今天读书会,这个开端真好。
3)两本书的关联 今天主要交流的书是曾奇峰老师《你不知道的自己》,联系到武志红的《身体知道答案》。通过5分钟的即兴翻阅,浮想联翩。曾老师《自序》讲到,很多事情到了一定层次境界,就是言语和文字无法言说清楚的。而武老师一开始讲到身体的感觉,比如痛感、羞耻感等,正是无法言说的。
平常认知中,常常将“灵”定位高于“肉”,可实际,二者是相互依存,是平等的。十几二十岁时,我从不敢直视和认真了解自己的身体;可是现在敢了,会去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现在更明白,人生的学习和决定,有时反而应该听从身体的感觉,因为身体不会骗人。
2
朗读、交流2选段
今天选读交流了《恐惧,来源于我们的想象》《男人对婚姻的幻想绝不少于女人》两个章节。
前者是曾老师讲到有一次下大雨给家人送伞的故事,夏日大雨下,你能安然冒雨走过众目睽睽之下吗?你在意的是他人的目光、看法,还是真正在意的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自以为”的坎。
后者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谈朋友和结婚是男人生活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因为这意味着他对母亲的依恋明确地转向了另外一个异性。”这一节中讲到了四大点,细细读来,可以马上指导当下生活。
叶老师对这两选段进行了深入、接地气的分享讲解,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这正契合了读书会的主题,注重在心理分析、亲密关系、亲子教育、女性成长方面。
今天是解读这本书的第一次线下交流会。之后还会有第二场,外加四场线上分享。所以这里就不过多赘述。真正的体验,是你阅读时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在现场和读友交流与思想碰撞。
比如,我读到好些点被触动,一张红色的通行证昭示充实与空虚在于一念之间;嫉妒在于“欣赏不能”;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等等,比如有一则,“淡定就是不算计金钱或者冲突,而是看重心灵的自由”,书中的智者,很早就将生活中一些必然遇到的小事情,比如买菜讨价,制定应对原则,之后人生可以永不再为此事纠结烦恼。
我今年学到的精读心法就是,在一本好书上细读精读,去穷尽这本书给你带来的所有认知为止。我觉得同样适用读这本书,读到当下特别有感触的,可以放下书,多想一想。
3
分享感受,完成闭环
活动的结尾环节,是在重点部分交流分享后,每一位轮流说一下今天的感受,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体验。
每一位,都精彩、动情讲到当下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这样一场交流盛宴,真的好棒!
我想,每一位参与者,需要倾听她人说,也需要倾诉自己所感。情到深入,感受来袭,有说的欲望,说出来,那种感觉真好,是吗?
我感受如下,以作个人备忘:
1)有人为运动健身的需求,也有为了活得漂亮,还有为了个人成长工作需要,无论哪一种,有目的有行动,都是极好的。当一个人比较难坚持时,主动寻求群体的力量,不失为一种高效方法。
2)大家讨论参加健身打卡,有监督措施,而我最近也开始早起散步跑步,我的初衷却是为了精力管理,守住个人高效时间。
3)为了亲子关系来了解自己,分析孩子心理;比如我会注意到,有时自己的这种学习状态,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她会想妈妈你什么都知道,可我做不到。这就是我的课题。
4)阅读上,于我已是常态,我与大家的关注点就不一样,需要的是放下评判心,有归零心态,来这里实践学以致其用,道理说来简单,如何做到,跟人学,一起做。
5)社交需求,我来这里,因为新来这个城市,想找到同频的朋友圈子,我在线上付费社群已经行动一年,现在我最需要的是线下,感受面对面与人交流的激励。
6)自我介绍,分场合,一种是价值呈现与链接诉求;另一种就是只说名字,直接避免你产生评判心,今天读书会适合后者。
7)我的分享尽量展现条理性,练习讲三点。比如听书,我会至少听五次到十次,直到完成手写笔记,能讲出三点。所以,最近参加的两次线下交流,我会刻意运用结构化思维和即兴演讲中的脚本结构。我很高兴,开始了学以致用,在做中趋向完善。
8)及时记录,有复盘才能翻盘。人的记忆力褪却是非常快的。
小结
回来的路上,回想这个周日下午两个半小时的时光,非常美好。
而这个过程中,想法、思绪、念头源源不断冒出来,我突然觉得,之前三年一个人摸索太久,现在遇到适合的出口,阅读学习输入的堵塞,终于要澎湃而出了。
我的学习和摸索,开始落地,勇敢行动才能破解困惑与焦虑。我对下一次的读书会线下交流,充满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