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大宝
帝都的冬春之交,气候甚是怡人,阳光充足,没有冬日刺骨的严寒,也没有春日恼人的风沙与飞絮,适宜出游。本次访古的目的地,就是地坛。
对于大部分北京市民,提到地坛,想到的不外乎史铁生的散文,熙熙攘攘的庙会与金灿灿的银杏林。不过,这三个不过几十年历史,但地坛的历史,已经有五百余年!
简介摘自官网:
“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坐落于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朴实端庄,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一九二三年八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被黜清帝溥仪为筹款救济日本灾民,而首次开放地坛。一九二五年辟为“京兆公园”,一九二八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一九五七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一九八一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公园的古建进行了修复,一九八四年五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并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意始建时间,嘉靖在位期间,在京城大兴土木,改建和增建大量礼制建筑,并建造了北京城墙的外城部分。对北京城格局改变甚大,而且基本保留至今。地坛也是他的杰作。地铁建成后,部分建筑经历过改造或者重建,现存格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按清乾隆年间风貌修复的状态。
自地坛东门入园,公园东北部分是养生文化园,本人无甚兴趣,略过不提,直奔公园西北角。
官方介绍“ 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钟声宏亮浑厚。” 钟楼的比例,敦厚壮实,红墙绿瓦在蓝天之下愈加鲜艳。然而游客不得入内。
官方介绍“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建筑为五开间悬山式绿琉璃顶。通面阔19.55米,每间面阔相同,进深7.5米。外有壝墙。1999年进行挑顶大修。“ 不开放,然而里面能看见马雕塑,不知是何物。
官方介绍“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也不开放,但有人利用斋宫建筑,开设培训班,不知是否合法。外墙似乎年久失修,还有私自拉进去的电线,现状堪忧。
官方介绍“神库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祇”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库房。西配殿叫“神厨”,是制作祭祀供品食物的地方。南殿叫“乐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乐器和乐舞生服的地方。东、西井亭专为方泽坛内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南殿及两井亭于清乾隆十四年建成。"也不开放。
古建筑的利用,现在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地坛中的古建筑大多不开放,也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地坛的古建,除了围墙,只有两处开放:方泽坛与皇祇室。
官方介绍“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 “皇地祇神” 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简而言之,方泽坛平面呈方形,两重围墙,墙上有棂星门,墙内有两重坛台,台为水渠环绕。祭祀时,在台上供奉神位。
北侧的三座棂星门。两重坛遗,四面均有棂星门,均只有北侧有三座棂星门,其他各面只有一座。
双层坛遗。内侧比外侧的低。
两重坛遗和棂星门。
中心坛台,平面方形,上下两层,外侧覆盖黄色琉璃,象征”天青地黄“。简练的造型与鲜亮的色彩,在晴空映衬之下愈加显得静谧而神圣。
坛台周有方形泽渠。
山形纹石神座。
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