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西湖边杨柳依依,带着孩子去白堤,断桥上许多年轻人穿着汉服拍照逗留,或黄色罗裙逶迤拖地,或宽大的碧色水袖迎风飒飒,梳着精致的发型,成了西湖边独特的风景。
小学生新奇地看了很久,问妈妈,他们为什么穿成这样?我解释这是中国古代人穿的衣服,问他,你觉得好看吗,他眼睛还盯在原处,点着头说,好看!回家路上仍然连珠炮似的发问,他们的衣服是什么做的呀,古代人穿的为什么我们不穿了,为什么西湖边的哥哥姐姐们穿?……
地铁上、商场里频繁出现身着汉服的身影,猛然想起原先公司里也有超级喜欢汉服的小同事,把月工资几乎都花在了买汉服上,上班也穿,在人事部三令五申要正式着装后才勉强在外套了件小西装。
汉服仿佛悄无声息地就流行起来了,背后是年轻人集体文化自信了,是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当代人的认可了吗?是我们不再盲目追求洋品牌了吗?
春节在老家时,我将写剩的春联纸,裁成大大小小的方块,写上各种各样福字和吉祥话,拼贴成一副百福图。刚好95年的表弟带着新媳妇来拜年,我强拉着他们看我未完成的作品,但是反应完全出乎意外,他们说:“感觉你真正步入老年生活了!”
书法、戏曲、太极、插画、中医……这些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么,难道年轻人认为这是退休生活的代名词吗?如果中国文化复兴,这些能重新流行起来吗?年轻人会加入其中吗?
所以,捧起这本红色封面、印着金色字体的《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以下简称《国潮》),相当传统的中国配色,内心很希望能它能解我上述之惑。
作者张内咸,是一名80后导演、编剧,“内咸”一名取自鲁迅的《呐喊》,去掉口字,张不开口的呐喊。十余年影视从业经历,拥有四部个人电影作品、一部大型纪录片,执导数部微电影、纪录片、网络电影等。
导演写书靠谱吗?作者在自序中提出了我的疑问,我想既然有这样的自知和自信,不妨一读。
跟随着作者幽默风趣的文风,从周星驰的电影到徐娇的汉服,从周杰伦的歌词到沈从文的梦想,从中日韩文字的演变到脱口秀的流行,从中国烧烤怎么翻译到李宁如何引领了国潮,一口气读下来异常畅快。
因为作者常常是写到哪就解释到哪,随便一拉开稍微说两句,就能将某一概念的来龙去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剖析得一清二楚,看似随心所欲,让人总忍不住有种“是不是又跑题了?”的错觉,但每每总能峰回路转给你拉回主题,可见作者知识储备的广博程度。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什么国潮,如何传播国潮,如何找到一个引爆国潮商品的书,也是一本集语言学、传播学、美学、比较文化学等综合知识的有趣杂书。
作者用抽丝拨茧地方式揭开“国潮到底是什么”,帮助人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浮浮沉沉,提炼出国潮三要素,帮助文化创意领域开发出能引领潮流的中国元素的商品。
国潮是什么?作者总结国潮是“一种具有中国符号的商品,并且观点在当下”,如果要引发一场中国潮流,需要三个要素,中国符号、更新观点、面对市场。
何为中国符号?
一看到就能联想到中国的各种元素。汉服、书法、功夫、长城……应该能数出一大串,作者建议要有一个清晰的中国符号,不是东方的、亚洲的,一个熟悉的中国符号才能引发流行。
虽然很多原本属于中国的元素,如茶道、插花、筷子已经被邻国日本大力挖掘,现今几乎成了日本元素的代表。作者阐述了日本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日本也经历了全盘西化到回归东方的过程,个中过程也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何为更新观点?
围绕大众熟悉的文化符号输出当下热门的观点,引发受众强烈的共鸣,只有与受众建立了联系,才能让他们来听你的故事,从而买你的产品。
所有做产品的归根到底是在表达观点,作者通过解构包豪斯建筑风格,推演出现代主义大肆流行下生育率和生育意愿持续走低,导致老龄化无子化,“现今当代青年与父母之间普遍出现的对立情绪,是由于“两代人的观念冲突缺乏相对的隐私空间作为缓冲,然而为了生存又必须团结一致住在一起”。如果房地产行业能从中式家庭伦理出发,关注到这个潮流,提出观点调整上述矛盾,或许能引发新的关于“家”的潮流。
何为面对市场?
国潮商品的推出,需在合适的时间点或者合适的赛道上。一个虽明显代表中国,也制作精良推陈出新的产品,如不符合当下的市场,不属于当下主流人群的关注领域,也很难引发新的潮流。
书中以90年代中国动画片的辉煌,分析其在那个年代统领风骚,而在当代没落的原因,在于当时它搭上了动画片流行的顺风车,而在后续的发展中却始终没有站对赛道。只有在产品研发阶段即对其从符号学、传播学、经济学三个维度预测前景,才能引爆流行。
国人从以前对洋货的盲目崇拜,现如今的一代已萌发了对自我的认同,“关于时尚,中国文化应该有自己的诠释”,以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为本位,建立国人的文化自信,实现21世纪中国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