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忘我的状态。独自一人拥有自己的空间 心境平和,或思考或写作,思维会非常细腻清晰;独自一人,端一杯清茶、捧一册诗书、听一段音乐,那是一种超然俗世的酣畅 也许我们只有经历过孤独的磨练 ,才会有灵魂的升华。
这个世界好像很排斥那种孤独的人,但是又有更多的人越来越喜欢孤独。孤独是一个人最高境界的一种修行,貌似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却可以让心更快的到达彼岸。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也让人心越来越浮躁,很多人都惧怕被别人孤立,惧怕被团体疏远。总是拼命的想要融入一个团体,拼命的想要挤进一个群体之内,要不然好像就会被世界抛弃了一样。
有人说从远古时期来看,人就是一种群居动物,一旦离了群体,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而且,也更加的孤独。但是就是因为世界太过于喧嚣,人总要需要一个独立的世界,有一个人安静的状态,来找寻最真实的自己。
喜欢孤独的人,更喜欢那种没有嘈杂的环境,心如止水的感觉。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的冷静,他们性格并不孤僻,也会时常和朋友一起出来聚聚,聊聊天,但是那也只是偶尔,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安静。
孤独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好的一种修行,因为孤独的状态可以让自己放空。可以不被名利驱使,可以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享受着那一刻的平静。
在那个孤独的空间里面,有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乐趣。很多人觉得孤独就是孤僻,就是毫无趣味。其实孤独的内心,往往更加丰富,一山一水一世界,在那个空间里面,有着自己独有的精神乐园,在这里只有他们自己才懂。
孤独从不寂寞。人的一生中,谁都有过内心的孤独。在夜深人静时,在点点星光璀璨时。当万物尘埃落地时。站在月色下,望着远方的远方。让思念与牵挂舒展自己的思想。孤独便会悄然而至,藏匿于灵魂深处。在安静中品味自己的孤独,在孤独中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被一样东西拨动心灵深处的弦,随后陷入沉思。
孤独久了,什么事情都喜欢一个人,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吃饭,如果有一个人的火锅,自己也会光顾。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性格特点,让自己为人处事多了一份淡然,多了一份从容。
孤独并不是未经世事的刻意回避,而是经历过岁月之后的一种沉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经历过很多的故事,慢慢的懂了,慢慢的心也淡了,更喜欢那种安静,更喜欢那种一个人的世界。
马不停蹄地抱团和融入,过度社交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可支配时间、金钱、生命被浪费,尤其是时间。
享受孤独。适度脱离群体,学会和自己相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学会的,还是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消灭孤独时,是最孤独的时候。因为和别人在一起,是处于社会状态。只有在独处中,才接近自然状态。
如果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各种饭局,却忘记了花费时间来消化吸收。而孤独是世界上最好的消化工具,所以,没有什么能比孤独更滋养一个人了。
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理应懂得你,一个人最应该争取的懂得,来自于自己。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中有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卑微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热闹。”
有很多人,因为害怕孤独才去社交,让自己出现在声色犬马的群体狂欢中,但有的人,都在用“不合群”的时间去重塑真正的自我。
社交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叔本华:“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人生就像在打俄罗斯方块,你合群了,你也就消失了。
平庸的人,选取热闹来填补生命,超拔的人,以孤独来成就自己,达到生命的饱满。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
“那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时期有。
离开这段纯洁的阶段,路其实越走越孤独。没有谁会永远陪着谁的。所以有些事,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面对,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去走,有些关口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闯。”
人生不过是一场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看见自己,自己给自己幸福的过程。
周国平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愿你拥有大风和烈酒,也能享受孤独和自由。
孤独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修行,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用更大的格局去观察这个世界,才能用更远的一个目光,来判断眼前的人和事,享受孤独,也会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