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会比较困惑。
“这孩子,怎么说都听不进去,是怎么回事啊?”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啊?怎么就从来不长耳朵呢?”
“我跟你说话呢,你怎么回事啊,听没听啊?”
“跟你说你不听,迟早有你好受的!”
“你不是答应的好好的吗?怎么又犯同样的错误?”
……
道理我们讲了一大通,可娃就是听不进去,要么就是嘴上答应的好好的,感觉是听进去了,可一落实到行动,立马见分晓。
我们讲道理,娃真的听进去了吗?或者,真的听懂了吗?理解了吗?不一定!且不说娃能听懂父母说的那一堆“道理”里面他能理解几个,就是那一堆词汇,他能理解字面意思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大人说的那一堆大道理,大人自己可能都不一定真正的参透其中意味,更何况年幼没啥人生阅历的孩子呢。
我说几个我娃的真实场景:
有一次,一家人驱车返乡,所有事情都准备到位,结果我娃看一本书看入迷了,怎么叫都没反应。时间不早了,娃爸着急,大发雷霆,教育她“不要只顾自己,要懂得服从集体行动”,我娃哪里听得进去,气鼓鼓地直和爸爸叫板,所有的委屈和不服气都写在了脸上。后来还是我给她说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她的情绪才缓解下来,不再抱怨爸爸粗鲁训人;
有一次,我给我娃买蛋糕,付款的时候我娃主动说要跟我分担30元,结果回到家这娃就反悔了,恁我怎么说“你这是不讲信用”她都无动于衷。在她看来,啥信用不信用的,30块钱才是真金白银有重量的。我郁闷了两天,最后还是用“攒信用分就像是在银行存钱,存了钱才会有利息”这样的比喻才说动她;
有一次,我娃和邻居家孩子闹矛盾起冲突,邻居家孩子说她偷了自己的玩具,她坚持说自己没偷,只是顺带着带出来玩一玩,等会儿就还回去。娃爸一听这事情,教育她“咱做事情就要光明磊落,绝对不能有小偷小摸行为”,我娃打死也不承认自己是“偷”。结果她左一个“我没有”,又一个“你们都不相信我”,自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不肯出来。幸好我们那次没有强迫她去向邻居小朋友道歉,估计是打死也不肯去的。
…
所以看到没?大多数时候,我们和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有时候是“看起来有用”,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孩子不明就里的妥协,他之所以会妥协,会选择“听话”,只不过是迫于家长的权威,迫于想要“早点结束”的息事宁人,再不然就可能是习惯性地顺从。
一般情况,娃“假装听话(大道理)”有如下几种情况
1、迫于家长的权威压力
明明啥也不懂,还是点点头。因为家长总有千万种方法,千万种理由告诉孩子“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不听我的你听谁的”,“你不听,真正遇到问题总有你好受的”,“你不听是吧?看我怎么惩罚你”……
对于孩子而言,与其和父母家长叫板,还不如乖乖地先“认了”再说,因为他们并不具备“据理力争”的能力,说道理,他们永远敌不过父母。
2、想要“早点结束”息事宁人
这种情况一般大一点的孩子会比较常见。不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据理力争,不是他们缺乏对事情的自我判断,而是“不想”,不想和家长长辈发生无谓的争执和冲突,不想承受来自父母下一轮更猛烈的“教育”和“讲道理”。
3、习惯性顺从
从小被教育要“听话”的孩子,从小就在“听话”中训练过的孩子,对于家长的“讲道理”很有可能会习惯性顺从。即使自己也不懂那些“道理”是啥,也没有弄明白自己为啥要遵从那些“大道理”,那些大道理意味着啥,但他过往的体验和经验告诉自己:听从就会让家长开心,听话就会得到相应的认可和赞美,听话就是父母所认为的“对的”。
为人父母,谁愿意把孩子变成一个“听话的工具人”呢?但有时候,不知不觉地,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和孩子“讲道理”。
不是不能“讲道理”,而是“讲道理”的姿势要正确。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碰都不能碰;哪些是原则性问题,哪些是在自由范围之内的……
So,父母怎么“讲道理”,娃才会听?
1、孩子犯错时,“讲道理”最管用
娃越是找“事儿”,越是父母“讲道理”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
(1)因为这时候孩子才最有体验感
当娃“遇事儿”了,家长再把“道理”和他所遭遇的“事儿”一链接,娃才能感受到,家长所说的到底是啥,他才能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上把“道理”对应上,下次遇到同类的事情,他才能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过来。
家长的“说”,本质上对孩子而言,其实只是一种“语言信息和符号”,他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大脑和内在把这些“语言信息和符号”解读成自己的“内在信息”,道理就只是道理,和他无关。
(2)因为这时候家长才最容易投入对孩子的关注
可能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没事唠叨叮嘱几句“要讲礼貌啊”“不要骂人啊”,平时好好的,谁会有事没事在娃耳边说“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呢?顶多就是亲子相处中,或者熊娃人际关系、学习方面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家长看不下去了才会说几句。
但孩子“遇事儿”后就不一样了,哪个父母能忍受:明明娃在犯错误,自己还能不叨叨的?
2、不要带着指责和情绪来和娃“讲道理”
把孩子“犯错误”当做教育他的最佳时机,看到他犯错误内心一个转念,纵然万千情绪,最后转化为呵呵一笑“小样,惹事了吧,这下看我怎么教育你”。如果家长能有这种心态,估计也就更有可能做到不计较“犯错”本身,而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孩子通过犯错明白对错,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就能够更加心平气和地和娃摊开了讲,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道理”,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杠起来。
带着强烈的情绪来和娃“讲道理”,大多在立场心态上已经是在责备训斥娃了。如果是这种心态,久而久之,孩子是一定能够感受得到的,感受永远不会欺骗一个人,他的感受会让他觉得“爸爸妈妈说是为我好,可是为什么总是说我的不是呢?”
3、一个“故事”胜过千句“大道理”
这其实也是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以及他的体验感相关的。
就像我娃,跟他讲要服从“集体行动”,她自然是不懂的,但是那次我跟她说:上课铃响了,结果有几个同学在教室外面玩游戏玩得起劲,任凭老师同学怎么叫都不会教室,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你会不会觉得这几个同学行为很讨人厌,影响了你们上课?她想了想,说是的,然后就不纠结爸爸对她的要求了。
看到吗?这就是“讲故事”的力量,不需要讲太多,也不需要比谁的嗓门大,只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你想要讲的道理说明白了就好,而且这个故事场景最好和孩子有直接的链接,让他能够在大脑中产生清晰具体的画面感。
4、让娃自己也来讲一讲
往往教育之后,是需要给孩子提出行为建议的。这时候,不妨让孩子自我发挥,让他也参与进来,想一想下次遇到同类型的事情可以怎么办。孩子不一定能够想到很好的办法,但只要他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就已经说明,他的内心里已经接受并认同家长的“讲道理”,不是顺从也不是息事宁人,而是真的意识到错误和问题。而且,当他参与,自己提建议想办法,他的自主自发性,那么他做出“好行为”内在自驱力生长出来的概率就会越高。
我娃的一个女同学,有一次被班上男同学的父母投诉,说这孩子屡次推搡那个男生,导致他摔倒擦伤。结果父母一问,这个女孩子还特别委屈,在她看来,是那个男同学屡次冒犯自己才会动手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主动引导,让这孩子想一想,解决男同学冒犯除了“打回去”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我想这孩子一定会非常乐意去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因为人性从来都是一样的:我从来不会被改变,除非我真的认为自己想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