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 音乐里的故事71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来说说这首歌。没错,《鲁冰花》是歌唱母爱的歌,但它出自电影《鲁冰花》,而电影又出自同名小说,据说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说和电影所赞誉的,是一位好老师。
甄妮演唱《鲁冰花》:
https://www.360kuai.com/pc/96f9d8954a551ff4e?sign=360_c9d79732&tag_kuaizixun=%E9%9F%B3%E4%B9%90
一、钟肇政小说《鲁冰花》
钟肇政(1925年1月20日-2020年5月16日),台湾省小说作家,笔名有九龙、钟正、赵震、路加、路家等,为祖籍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的台湾客家人,生于日据时期台湾新竹州大溪郡龙潭庄字九座寮(今属桃园县龙潭乡)。毕业于淡江中学、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曾就读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中途辍学,任龙潭小学教师。
1943年淡水中学(现在的淡江中学)毕业之后,升学考试失败,在大溪的国民小学当了一年代课教员,1944年进入一年制的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日本统治者征召入伍,为“学徒兵”,在大甲的海边构筑铁砧山阵地工事约有半年之久。光复后就读台湾大学中文系,因听觉障碍,旋又退学,仍回龙潭任小学教员,决心自学,苦读中文。26岁和张九妹女士结婚。
他和他那一代的台湾同胞一样,在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时期受的是日文教育,无论看书、交谈、思考、动笔,脑子里装的都是日语语汇。台湾光复时,他已经20岁了。他以坚强的毅力,20岁才开始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他从《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学起。遇到不认识的字,便找来《康熙字典》,因为他用的口语是方言,音也切不出来。初步掌握了祖国的语言文字,他就开始涉猎一些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他慢慢有了自己的写作欲望。开头,他以日文拟草稿,然后再译成汉文,用这种方式写下最早的几篇作品;后来,逐渐习惯以日文构思,再用汉语写作;最后才达到用汉语构思,再直接用汉语写作。
钟肇政曾任国民小学教师、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总统府资政。1966年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艺奖章小说创作奖,1979年获得吴三连文艺奖,1999年获得国家文艺奖,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颁赠二等景星勋章,2003年及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先后颁发第二届总统文化奖百合奖、二等卿云勋章。
2015年,因他长期对社会有贡献,荣获台湾大学颁发人文艺术类杰出校友奖章,在台湾被尊称为“台湾文学之母”。2020年5月16日19时,钟肇政去世,享年96岁。
其1960年发表的首部长篇小说《鲁冰花》,在1989年,由杨国立导演、吴念真编剧的同名电影公映,其中插曲也叫《鲁冰花》。当年,甄妮在央视春晚上翻唱了同名歌曲,勾连起两岸共通的情感,至今仍是两岸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二、杨立国电影《鲁冰花》
杨立国导演的代表作有:《高粱地里大麦熟》(1984年)、《生命快车》(1985年)、《小祖宗》(1986年)、《鲁冰花》(1989年)、《熊猫小太阳》(1993年)、《新搭错车》(1997年)等。
电影《鲁冰花》是一篇哀伤的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乡村故事。小主人公阿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懵懂学童,自幼丧母,和只比大自己2岁的姐姐以及老实巴脚的茶农父亲相依为命。阿明虽然调皮,但是却非常有绘画天分。然而他的出众才能只有从城里来的美术老师郭老师赏识,其他的学校老师都趋炎附势,为了讨好乡长,不给优秀的阿明参加全国儿童画展的机会,反而推荐毫无灵气的乡长儿子参加画展。郭老师愤概之下,一怒辞职,自己把阿明的作品寄给国际儿童画展。数月之后,阿明的绘画获得了国际大奖,当郭老师兴冲冲地回到乡村告诉阿明一家这喜讯的时候,看到的却只是山坡上一座凄冷的小小坟茔:由于一次重病,再加上乡长的见死不救,灵气活泼富有绘画天才的阿明已于一个月前夭折了。
在电影里面,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它开满乡间田野,点染农村景致,而在花叶凋零后被视为农村的花肥。有一次,阿明在茶田里面看到一株鲁冰花,以为是杂草,想把他拔除掉。他的年幼却懂事的姐姐阻止了他。姐姐告诉阿明,鲁冰花春天开花,芬芳满株,等到缤纷凋谢,散落的花叶虽然混入尘泥,却是在悄无声息地呵护和滋养着茶树。母亲谢世得早,阿明已经不记得妈妈的模样,总是在一个个夜晚,缠着姐姐讲妈妈的事,对着天上的夜星充满期盼和遐想。“天上的星星会唱歌,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并不起眼的鲁冰花,却正如妈妈般呵护着孩子。
三、姚谦作词、陈扬作曲的歌曲《鲁冰花》
姚谦,1961年6月21日出生于台湾,毕业于昆山科技大学,是中国台湾作词人,制作人,音乐经理人,作家。
代表作有《鲁冰花》、《我愿意》、《如果爱》、《脚趾上的星光》。最新著作《相遇而已》、《品味》已发行。2015年姚谦做客第三期的《上弦乐公开课》由曲世聪担任引言人 。
陈扬出生于台北,5岁学琴,12岁开始创作,1971年首次举行钢琴作品发表会。1982年,以《蝶舞》获金鼎奖唱片部分的作曲奖。1983年,以《欢乐中国节》获金鼎奖唱片部分的的制作、作曲及演奏奖。1985年,以《结婚》获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音乐。1987年,以《桂花巷》获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
1989年,他为电影《鲁冰花》创作同名主题曲《鲁冰花》,获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这首歌原唱是曾淑勤。
2011年11月初,作曲家陈扬因病去世,享年66岁。
附录1.鲁冰花
又名羽扇豆(拉丁学名:Lupinus micranthus)一年生草本,高可达70厘米。茎基部分枝,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型至倒披针型,叶质厚,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纤细,花梗甚短,萼二唇形,被硬毛,花冠蓝色,旗瓣和龙骨瓣具白色斑纹。荚果长圆状线形,种子卵形,扁平,斑纹,光滑。3-5月开花,4-7月结果。
园艺栽培品种较多。 原产北美,多生长于沙地的温带地区。
附录2.钟肇政
《“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思想潮2020/06/15 18:50
思想潮专栏作者介绍:胡慧,24岁,文学与电影艺术爱好者,自由撰稿人,现居天津)
在1989年的中国大陆,央视春晚上有一首名叫《鲁冰花》的歌曲后来传遍大江南北,它就是电影《鲁冰花》的主题曲,而这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则改编自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同名小说《鲁冰花》。
《鲁冰花》的作者,就是被称为“台湾文学之母”的钟肇政。5月16日19时,钟肇政与世长辞,享年96岁。
一、台湾战后第一部小说——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
当我们翻开《鲁冰花》这部小说,我们会读到这样清丽而又缠绕着哀愁的文字,会收获比同名歌曲和电影更多的感动——
“鲁冰花正盛开。一行行的茶树和一行行的鲁冰花,形成绿黄相间的整齐图案。”
“鲁冰花谢了,留下粒粒种子,明年又会开出一片黄色花朵点缀人间;而在这一开一谢之间,使茶园得到肥分。”
这些文字并不是廉价的无病呻吟,而是以鲁冰花为喻,写了一位有极高绘画天赋的少年,在旁人的不理解之下,不幸染病早逝的故事。
透过小说呈现的则是贫富差距、政治污染、学校教育等尖锐而深刻的社会问题。
这部语言与内涵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就出自“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的笔下。
它是台湾战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钟肇政的第一部小说。
不过,《鲁冰花》却还不是钟肇政最优秀的作品。
他真正的代表作是《浊流三部曲》、《台湾人三部曲》这样厚重的大河小说。如在“台湾人三部曲”中,就描绘了台湾人民开发自己脚下的土地、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
台湾的旖旎风光和淳朴民情,都被钟肇政细腻而生动地一一呈现出来,为甲午战争后台湾历史状况和社会生活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记录。以至于有学者称其为“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
写下大河小说的钟肇政一生也如一条大河,时而急速奔腾,时而缓慢流淌,乃至遇到巨大转折需要改道,需要重新融入新的河流……可以说,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与他从事创作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语言与身份的焦虑——从日语回归到汉语
在我们的认知里,能用汉语写出这样大部头巨著的作家,一定自幼精通汉语,然而事实上,钟肇政却是从20岁才开始学习汉字,学习中文的。
他在采访中提到,在日据时期,他从7岁时就被迫学习日语,而且说:“到了进中学时,校内日常所用语言已全部是日语,迨至中学时代,读写不用说,连思考也全是日文”。
所以在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之后,钟肇政才开始正式学习中文。在经历过日语、英语的学习之后,在适应汉语这种新的语言系统时,就难免出现诸多困难——语序、词性,尤其是部分汉语和日语中同样的字形却在音、意上截然不同,都是需要一一克服的巨大难题。
更为艰难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钟肇政一开始接触的还不是白话文,而是《千字文》、韩愈散文这样的文言文,直到阅读到吴曼莎的《大地之春》,他才算真正接触到白话文。
汉语字形复杂,词语词性灵活多变,语音方面也是各个地域不尽相同,这使得钟肇政在掌握汉语发音之时又要面对更多的困惑。
光复之初,他和许多台湾人一样,分不清国语和北京话的区别,四处求学却依旧茫然。为了明白汉字的读音,他甚至寻找到《康熙字典》,从中摸索反切法,可切出来的读音却五花八门,正确的读音仍然无从知晓。
就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依然如饥似渴地探索着汉语,正如他在自传体小说《浊流三部曲》之三《流云》中所描写的:“先是饥不择食地四处找书,借《三字经》《千字文》《七言杂字》等书认字,继又专攻中文教科书”,而且“把不会读的字一个个抄下来,再翻汉和字典,注上切音……一篇文章用这方法读会了,就到户外去大声朗读,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直到能够背诵为止。”
他早年曾有一篇署名榕邨的小文《“仔“和“儿”—方言文学的一个小问题》,认真地探讨台湾方言里“仔和国语里儿的异同及其使用问题,可见其学习之用心。
从日语、英语到回归汉语,钟肇政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可是他依旧如饥似渴地重新开始学中文,这种语言焦虑感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他对于身份认同的焦虑——属于哪里,是哪里人。
钟肇政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12到20岁是战争的年代,也是接受彻底的日本教育的年代,后期更有皇民化运动,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培养出不很浓厚的民族觉醒,嘴里说自己是日本人,内心则是有一种自觉:我们和日本人是不一样的,本岛人(台湾人)和内地人(日本人)的差别是很明显的。”
他还提到:“战争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而离开台湾,这个历史事实为我们带来莫大的欢欣鼓舞,我们不必再被日本人欺负了,这是一种很切身的感觉。同时,我们有一个祖国——中国,台湾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也是很切身的感觉。”
语言,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当一个作家选择了一种语言,其实也就是选择了一种身份。他学习中文的过程,也就是在重新定位自己身份的过程。
终于,在6年以后,钟肇政学会了中文,开始用汉字写作。然而,他对自己和整个台湾人的身份定位的探索还没有结束,他还在思考,怎样用汉字写出具有台湾本地方特点的文学作品,怎样塑造出“台湾人”。
三、“一股倔强的逆流”——选择台湾方言写作
学会汉字写作还远远达不到一个用汉语写作的作家标准,由于受日本教育时间过长,导致他即便用6年时间苦心学会一些汉语,写成文章后依旧语病百出。
他投稿也总是碰壁,他说:“投稿被退稿是常态,十投九退,几乎长达十年之久。”
普通人或许会就此放弃,但是钟肇政却没有,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学习汉语,用汉语写作。
他在一次访谈中谈到:“我认定了写作之路是我唯一的路子,用全心全意来走,从不旁骛。”于是,除了他教书本职的工作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写作。
在其他教员闲下来的寒暑假,正是他最苦、最忙的日子。
他会感到完整的时间在等着他去完成大部头的作品,于是更加努力写作。他说:“我是个没有假日,没有寒暑假的人。虽然这么苦,但是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明知是一堆堆破烂,依然觉得是可爱的……不为什么,只因那里头的一字一句,都是花过我的心血的啊!”
就这样的坚持直到1960年《鲁冰花》发表,他的写作之路才顺畅起来。然而这只是开始,《浊流》、《江山万里》、《流云》等一部部作品相继问世,他一直没有停下自己探索的脚步。
一个优秀的作家,终其一生都会探索属于自己的讲述方式和适合自己的语言,钟肇政也不例外,他学会了汉字,却最终选择用台湾客家方言建构起自己的文学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用他独有的方式,保存下了客家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他这种选择和坚持用客家方言写作,又与当时推行普及国语的背景格格不入,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陆续公布学校、办公室必须使用国语的法令,甚至规定了广播、电视电影院使用方言的限制。
在官方扫荡方言的政策下,小学生讲方言被罚钱,罚站、挂狗牌等情况层出不穷,校园里学生纠察队甚至四处巡逻,查组不法,手中一本手册登记违法人员。
所以,当他发表自己有关台湾方言的看法时,支持他的人寥寥无几。
然而他依旧勇敢地站出来说:“方言在文学中的地位是不可一笔抹杀的”,而且提出“我们是台湾文学的开拓者,台湾文学有台湾文学的特色,而这特色一一方言应为其中重要一环一一唯赖我们的努力、研究,方能建立。”
他用他的作品践行了自己的主张,并且真正让台湾文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名片。
钟肇政就像一股倔强的逆流,因为他对用方言写作的坚持,更显得他在那个时代难能可贵。
四、身份建构——让台湾文学属于中国,更属于它自己
一个作家永远站在当权者一边,是很容易的事;而选择另外一条路,尤其是拒绝站在当权者一边时,就或多或少有了危险。而硬骨头的钟肇政仍然执著地选择了另一条路。
在民国四十六、四十七年(1957、1958年),白色恐怖严重的年代,他依然坚持“台湾文学”,虽然“台湾文学”四个字本身已经成了一种禁忌。
他说:“我主张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事实上,我内心的台湾文学是独立的,刚开始,台湾文学有日文、中文和台湾话文等不同的文字所写的作品刊登在报纸、杂志上,那不是日本文学,也不是中国文学,自然就是台湾文学。”
由此,他不仅用自己的文字为台湾文学的建立打下基础,而且还广泛翻译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以此影响台湾文学,为台湾文学输入更为新鲜的血液。
从《金阁寺》、《阿信》到《歌德自传》、《史怀哲传记》等等,钟肇政在1950年到1990年的40年间都笔耕不辍,致力于翻译写作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这些外国作品,则是台湾年轻一代作家的精神给养。
当新的年轻的一代又一代台湾作家出现的时候,这位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欣慰的笑容。
他已渐渐老去,却依然不肯停下脚步,他开始鼓励、扶持、培养这些能将台湾文学继续发展下去的年轻人。
李乔、郑清文、东方白、苏进强、吴锦发、王幼华等等一大批在台湾文坛被人熟知的作家,都无一没有受过钟肇政的呵护。甚至初涉文坛的钟铁民,还曾在暑假居住在钟肇政的家中读书写作过。
可以说,钟肇政的一生,都在为台湾文学的建构和发展而不知疲倦地努力着,为台湾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钟肇政说:“台湾文学是挣扎的文学,是血泪的文学,我以身在其中的一份子,觉得非常荣幸。我这一辈子,几乎把整个精力投注在文学方面,我也觉得有若干成果、若干收获,这是最感到荣耀的一件事。
台湾文学发展70多年来,目前依然在挣扎之中,依然需要付出血泪,未来台湾文学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人付出他们的血泪,做他们的挣扎,让我们台湾文学能够更欣欣向荣,更发展,有更多的作家,更好的作品出来,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钟肇政的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也为台湾文学的发展之路油然生发出一种感慨,生发出一种感动。
如今,“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先生已经逝世,他的精神与对台湾文学的希冀会被人们永远铭记。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它的成长,它的欣欣向荣也会让大陆文学枝繁叶茂,成为世界文学中独特的存在。
附录3.姚谦
1961年姚谦出生于台湾南部,祖籍浙江。出生于一个军人的家庭的他,从小喜欢美术并时常参加一些小学生美术比赛,但可惜从未获过奖。但是幼时的美术熏陶,让小姚谦对于视觉艺术有了一层特殊的感悟,联考时选择了“工业设计”这个专业。1980年代初,正是台湾流行音乐鼎盛的年代,从台南昆山工专(今昆山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的姚谦,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并不是美术设计师,而是日本本田汽车展示员。由于工作时间不自主,长期在外吃大排档,姚谦患上了胃溃疡,不得已辞去了职务回到家中在病休半年一天看两部电影并大量阅读的沉淀期之后,明白自己未来应该是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结果很快就找着了在台北的唱片工作,从宣传做起。
刚刚进入到唱片行业的姚谦,起步点是在一家名叫海丽唱片的小公司,帮着写稿打杂、陪歌手去录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有了和当时台湾“玉女鼻祖”江玲合作的机会。由姚谦负责的这张专辑,名字取材于席慕容的诗歌《无怨的青春》,专辑反响巨大,但此时的姚谦,尚未有跳槽的打算,依然每日朝九晚五地去公司上班。他那时还不知道,后来还会继续创作歌词、制作唱片,甚至进而企划歌手的事业发展;也不知道台湾十几个唱将、偶像、天后级歌手都会因他的参与而留下令人回味无穷的好歌。
台湾综艺圈教母张小燕说他是“最懂女人心的人”,面对这样的封号,姚谦却称是张清芳磨炼了他。姚谦在做完江玲两年后,从供职的第一家唱片公司跳槽到了楼上的点将唱片公司,负责带的第一个艺人就是刚刚一炮而红的张清芳,经过跟这位华语歌坛的“东方不败”的合作之后,姚谦更加懂得跟女明星的相处之道。1980年代的台湾知名歌手张清芳曾经是点将唱片的主力歌手,当时点将唱片与海丽唱片在同一栋办公楼,姚谦为江玲唱片创下佳绩后很快被点将唱片看好,力邀姚谦加入。点将唱片是台湾地区知名度最高的唱片公司之一,它为年轻的姚谦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平台。
那一年,他也从宣传人员晋身写词人。话说江淑娜当时的专辑正值收集歌曲筹备当中,童安格谱了曲等待好词,公司等不及作词老师交稿之际,让姚谦拾到机会,写出了《今生最痛的歌》。喜爱阅读的姚谦从当时就能将对女性的观察放进歌词,风格柔美细腻,韵味醇厚,他跟女歌手的名字常粘在一起,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他笑说:“不是我专门和女歌手合作,而是公司那时的歌手江蕙、曾淑勤、林慧萍、江淑娜等一字排开都是女的…”
在点将工作的将近10年的时间里,姚谦制作了江淑娜、伍思凯、优客李林、江蕙、林慧萍等在当时红极一时的大牌歌手。
1994年为香港歌手王菲量身定做的歌词《我愿意》至今仍是KTV热唱歌曲之一。不久后点将唱片被国际唱片业巨头百代唱片公司全资收购,姚谦跳槽去了新力(即现在的索尼)唱片担任华语部总经理,在他掌舵新力唱片华语部的几年里,造就了包括日后在国际发光发热的李玟、庾澄庆、王力宏等一批在华语乐坛都举足轻重的青年歌手,这使得姚谦有了“乐坛伯乐”的美名。姚谦都能充分掌握他们的个人特质,在国语歌坛中为这些艺人塑造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行销策略,获得销量及口碑的全面性成功,更充分运用国际公司资源与本身跨全亚洲华人市场长程规划的能力,将艺人成功的推向国际舞台。
1998年百代公司下属的维京唱片在亚洲投资分公司,邀请姚谦担任总经理,负责整个维京体系华语音乐发展事务。姚谦本着对音乐的热爱与理想,一如既往一点一滴地培养音乐界的后备力量,相继推出了更多深受大家所喜爱的流行歌手,包括萧亚轩、江美琪、侯湘婷、林忆莲、刘若英、李心洁、黄立行、杨千嬅以及赵薇等等。这些年轻歌手都成为“姚门弟子”,在姚谦的大力支持下新生力量开始崭露头角。
2005年姚谦离开维京唱片的职务,成为了自由文化人,并且也转出任大国大熊星多媒体总经理。秉持对音乐时尚的敏锐度与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考模式,姚谦最擅长针对艺人本身的特质发展出最适合该艺人的市场定位与音乐作品,得以在大熊星有了放眼亚太华语地区更全盘性的发挥,合作艺人包括黄晓明、袁泉、李玟等等,获得市场众多回响与肯定。
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凭《如果爱》一举夺得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曾担任在中国、新加坡大获成功的多媒体音乐剧《琥珀》以及广受好评的大型儿童狂欢剧《魔山》的音乐总监,姚谦2007年策划东南亚美术作品展虽是个人第四次策展却也是中国第一次,通过这次作品展提出了美术史研究的新课题,认为“东亚美术”的“西化”研究将会是未来世界美术史研究的一扇新窗口,后续也未曾间断积极投身美术活动的实践,持续规划协助与参与各种艺文展出活动。2011年与中国Subaru合作年度广告歌曲《我行我路》获得好评,2012年推出剧本、小说、音乐、动画戏剧整合的《脚趾上的星光》。
今日的姚谦虽戏称已准备“提前退休”,但事实上他却持续奔走于音乐、美术到文学的艺术领域间,致力于发掘理想与梦想间的不思议,始终拼搏于文艺的最前线,未曾停歇。
2013年出版《品味》,内容有关时尚、品位、生活态度等,姚谦在该书里向读者分享和探讨有品位的人生和生活方式。如他所说:“在这时尚如洪流般的时代里,对所有素材聪明的理解和精明的选择才是王道。”2014年年初将在台湾出版两本新书,一本是已在大陆上市的《品味》繁体版改为《一个人的品味》另外一本为姚谦为台湾杂志《皇冠》专栏合集《美丽的相遇》。除了出书之外,姚谦还在为吉克隽逸、杨宗纬、凤凰传奇、李玉刚等保驾护航、并担任“华人星光大道”评委等工作,从未真正休息。
2015年10月29日,华语乐坛大师级作词人姚谦做客第三期《上弦乐公开课》,本期节目于11月17日上线。
附录4.陈扬
陈扬曾为许多实力歌手写歌,其中包括邓丽君《思君》、刘文正《谁在眨眼睛》、周华健《心的方向》、潘越云《桂花巷》、孟庭苇《心电感应》、张清芳《天天年轻》等,被他的音乐伙伴誉为“永远的音乐顽童”。
陈扬在出生的时候便右耳失聪,但他却并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帝虽然捂住了他的一只右耳,但却在他的灵魂埋下了音乐的种子,让他一辈子能够与音乐为伍。
得知陈扬病逝的消息,其业内好友纷纷发文悼念。曾为蔡依林写过《舞娘》的编曲人吕绍淳发布了在7月份与陈扬在医院的合照,表示这是与恩师见的最后一面。吕绍淳表示,他在前往美国探亲时,已得知陈扬的病情有所好转,打算返台时再去探望,没想到因为事情太多而耽误了,遗憾不已。
歌手孟庭苇也发文悼念陈扬,她回忆与陈扬一起制作专辑《心言手语》的工作点滴:“所有认识你的人不会忘记你,也将永远爱你”。据知情人透露,陈扬的家人原本不想公布他去世的消息,想要等回到美国后,再告知他的朋友们。
陈扬近年来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住进了疗养院。他一生都不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投入音乐工作数十年时间,写下了无数动人的佳作,相信喜爱他音乐的人们,会永远怀念他。(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